[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组合物及其防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3466.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24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婷婷;刘淑芹;张功臣;李平;张永志;佘红;王桂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N65/44 | 分类号: | A01N65/44;A01N61/00;A01N47/28;A01N43/90;A01P3/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高洋;李祺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番茄 枯萎病 组合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组合物及其防治方法,属于园艺作物生产技术领域,能够解决目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差,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该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组合物以玉米秸秆为主,配以炉灰渣、豆粕、尿素和阿维菌素。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番茄的设施生产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园艺作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组合物及其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番茄枯萎病又称萎蔫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番茄尖镰孢菌番茄专化型侵染引起。多数在番茄开花结果期发生,局部受害,全株显病。发病初期,仅植株下部叶片变黄,但多数不脱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叶自下而上变黄、变褐,除顶端数片完好外,其余均坏死或焦枯。有时病株一侧叶片萎垂,另一侧叶片尚正常。从病株显症到全株枯萎,一般为15-30天。土温28℃左右最适于病害发生。番茄连作重茬,移栽或中耕时伤根多,植株生长不良,根结线虫为害造成伤口利于本病发生。土温21℃以下或33℃以上病情发展缓慢。
该病害一般的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实行三年以上轮作(3)化学药剂防治:用54%的恶霉福美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0%的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根部,每株300--500毫升,视病情5天一次。然而目前这三种方法各有局限性。首先,目前抗枯萎病番茄品种缺乏,且种子价格较高,特别是某些高品质的番茄缺乏抗病性,限制了其生产;其次,设施栽培中番茄优势产区考虑到经济效益和市场需求无法实现轮作;最后,生产中化学药剂的大量施用,容易带来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降低番茄品质。因此,设施生产中番茄枯萎病得不到有效的防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组合物及其防治方法,可有效解决目前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番茄枯萎病防治效果差,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番茄枯萎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以玉米秸秆为主,配以炉灰渣、豆粕、尿素和阿维菌素。
作为优选,每亩地上施用所述组合物中各组分的用量为:玉米秸秆5-10m3,炉灰渣7-12m3,豆粕100-150kg,尿素15-20kg,5%阿维菌素5-15mL。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采用秸秆回田可促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秸秆发酵后富含有机质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和生理活性物质,能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抑制土壤板结,遏制土壤中的病虫害,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升作物品质。
此外,适合的碳氮比是加速堆肥腐熟,避免含碳物质过度消耗和促进腐殖质合成的重要条件之一。玉米秸杆的碳氮比一般在80-100:1,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碳氮比约为25:1。当碳氮比大于25:1时,由于微生物活动受到限制,有机物质分解慢,并且分解出来的氮素全部为微生物本身利用,因此不能在堆肥中释放有效态氮。当碳氮比小于25:1时,微生物繁殖快,易于分解,并能释放有效氮,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因此,在上述组合物中还加入1%-2%的氮素化肥,以满足微生物对氮素的需要,加速堆肥的腐熟,提高发酵效果。一亩大棚浇透水,需要约20吨水,所以加入15-20kg尿素。
进一步,微生物只能在一定的酸碱范围内进行活动。大多数微生物要求中性至微碱性的酸碱环境(pH 6.4-8.1),最适pH为7.5。玉米秸秆分解过程中常产生各种有机酸,造成酸性环境,影响微生物的繁殖活动。所以加入炉灰渣或燃烧过的煤矸石,炉灰渣pH8.0左右,可以适当调节酸碱度,增加土壤多种矿物质含量,并且可降低土壤板结和土壤的酸化程度,从而降低脐腐病的发生。
作为优选,玉米秸秆的粒径为2.5-3.5cm,炉灰渣的粒径小于等于0.8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组合物防治番茄枯萎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4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植物抗菌剂
- 下一篇:一种小麦种子高效包衣剂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