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墙导墙实施后导墙侧壁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3064.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谭纯;荀为卓;宋玮卿;蔡炜;赵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7/00 | 分类号: | E02D37/00;E02D5/46;E02D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墙 槽壁 高压旋喷桩 施工工艺 后导 墙侧 土体 高压旋喷注浆 槽壁加固 高压旋喷 强度问题 地墙 上引 翼板 引孔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地墙导墙实施后导墙侧壁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工艺,其步骤是:在导墙翼板上引孔,在孔内打设一定深度的高压旋喷桩,高压旋喷注浆,利用高压旋喷桩改善槽壁的土体以达到槽壁加固的目的。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在导墙完成后需要改善地墙上层土体的强度问题;其次,高压旋喷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可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展开施工,能有效的节省时间;再者,只在导墙上隔一定距离引孔可以降低导墙被破坏的可能,使得槽壁后加固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地下连续墙导墙完成以后的导墙侧壁肋板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沿海城市的发展,中心城区建设时间越来越紧张,在地下连续墙导墙实施后实际施工时如发现表层土体容易塌方将会影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质量,此时再要进行槽壁加固就需要破除导墙,这样工期将大大延长,此时进行导墙侧壁肋板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工艺,可以以较小的代价解决了导墙实施后槽壁加固的无法实施的难题,是一个更高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在导墙实施后重新进行槽壁加固的问题,提供一种在地下连续墙导墙完成以后的导墙侧壁肋板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墙导墙实施后导墙侧壁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工艺,其步骤是:
1)导墙翼板上引孔
按照表层土体性能,设计旋喷桩和布孔位置,旋喷桩桩径为800mm-1200mm,旋喷桩深度为地表下1.5m-20m范围内,布孔的间距为600mm-1000mm;根据旋喷桩桩径和布孔的间距在导墙翼板上引孔,引孔位置在导墙侧壁外避开导墙肋板的位置,引孔距离导墙肋板外10cm-20cm;
2)高压旋喷注浆
在引孔内打设高压旋喷管,采用常规的二重管高压旋喷桩工艺进行二重管高压旋喷,在导墙下方地墙的槽壁两侧形成一道由高压旋喷桩喷射的桩体固结区域,达到槽壁加固的目的;
3)养护
二重管高压旋喷实施完毕后,养护10-14天即可开始后续的地墙成槽工艺。
步骤2)中,如需要在较短周期内实施后续地墙的成槽,则在旋喷桩浆液内掺掺5%-10%水玻璃,以增快水泥凝结速度,达到较短周期内实施地下连续墙的施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有效的解决在导墙完成后需要改善地墙上层土体的强度问题;其次,高压旋喷工艺、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可快速高效的大规模展开施工,能有效的节省时间;再者,只在导墙上隔一定距离引孔可以降低导墙被破坏的可能,使得槽壁后加固成为可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导墙侧壁肋板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平面示意图;
图2是导墙侧壁肋板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地下连续墙导墙施工后导墙侧壁外的槽壁后加固施工工艺,其施工步骤是:
1)导墙翼板上引孔
按照表层土体性能,设计好旋喷桩2的桩径D并按搭接10-20cm布孔,由此定位后在导墙翼板上引孔1。引孔1距离导墙肋3外10cm-20cm,一般旋喷桩2的桩径D设计为800mm-1200mm,考虑搭接20cm布孔即间距S为600mm-1000mm布孔,旋喷桩2深一般为需要进行土体补强的土体,一般是地表下1.5m-20m范围,视需要加固的土层深度而定。
2)高压旋喷注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3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桩检测多功能旋转探头
- 下一篇:异形深基坑高效挖土装置及挖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