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2621.2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1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韩秋;林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22;C22B26/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张鸿飞 |
地址: | 31520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元素 回收 废旧锂离子电池 高效分离 纳滤膜法 提取溶液 浓缩液 渗透液 二氧化碳制备 沉淀回收 电极材料 固体杂质 纳滤膜组 压力控制 沉淀法 高压泵 纳滤膜 碳酸锂 萃取法 锂元素 纳滤 回收率 过滤 溶解 送入 污染物 引入 | ||
1. 一种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与1-10mol/L的酸溶液混合搅拌成固液比为10-80g/L的悬浮液,并加入双氧水作为还原剂,温度控制在50-80℃,使电极材料的金属元素溶解制得待提取溶液;
2)将步骤1)中的待提取溶液过滤固体杂质后,用高压泵送入纳滤膜或纳滤膜组中纳滤,压力控制在0.1-5 MPa,得到渗透液和浓缩液;
3)在所述渗透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制备碳酸锂沉淀回收锂元素;
4)采用萃取法或沉淀法回收所述浓缩液中的金属元素。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双氧水加入所述悬浮液后所占体积分数为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氧水的质量分数为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溶液为无机酸或者有机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为硫酸、盐酸、硝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酸为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马来酸、丁二酸、抗坏血酸、酒石酸、葡萄糖酸中第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为中空纤维式纳滤膜、平板式纳滤膜、卷式纳滤膜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膜孔径0.1-4n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组由多个纳滤膜串联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纳滤膜法对废旧锂离子电池中金属元素的高效分离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滤膜材料为聚醚酰亚胺、磺化聚砜、聚醚醚酮、磺化聚醚砜酮、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哌嗪酰胺、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6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