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温连续式石墨提纯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2398.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832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15 | 分类号: | C01B32/2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尹淑梅 |
地址: | 11010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本体 石墨提纯 中心电极 超高温 连续式 散状人造石墨 制备技术领域 非金属材料 石墨化区域 底部开口 高纯石墨 环形电极 集尘装置 冷却设备 炉子中心 石墨电极 石墨化度 同心布置 物性指标 冶金工程 中空环形 电极 电极环 电阻率 固定碳 高纯 下端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温连续式石墨提纯设备及方法,属于冶金工程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石墨电极中的一根位于炉子中心,另一根中空环形电极环于中心电极其外,同心布置;石墨化区域位于环形电极与中心电极之间的区域;电极下端插入炉本体的深度为炉本体高度的2/3~4/5;集尘装置位于整个设备的最上方;炉本体底部开口处与炉底冷却设备相连通。生产的高纯散状人造石墨平均固定碳含量在99.95%以上,平均石墨化度高于95%,平均电阻率小于100μΩ·m,真密度大于2.22g/c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程非金属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超高温连续式石墨提纯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耐磨性、润滑性、抗热震性等特殊性能,而且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因而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原子能、汽车、航天技术、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石墨现已成为一种现代工业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非金属材料。石墨纯度的高低决定着石墨材料的使用特性和性能,石墨纯度越高,应用价值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般石墨产品的纯度已无法满足某些行业对高纯石墨的要求,含碳量在99.95%以上的高纯石墨的应用已日趋广泛。在国家大力发展的新能源汽车领域,高纯散状人造石墨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料,也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因而,高纯石墨的开发、生产已成为石墨材料向更宽、更深领域发展急需解决的材料问题之一。
目前石墨提纯方法主要分为浮选法、酸碱法、氢氟酸法、氯化焙烧法和高温法五种。其中浮选法提纯后的纯度不高,一般用于初步提纯。而酸碱法、氢氟酸法和氯化焙烧法在制备高纯石墨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或废气,环境污染大且不易处理,后期环保环节的投入会大大增加成本。相比以上方法,高温法污染较小,并能得到较高含碳量的产品。目前高温法使用的是艾奇逊石墨化炉和内热串接石墨化炉两类设备,而在使用这两类设备生产人造石墨的工艺过程中,存在如下无法避免的缺点:
(1)间歇式生产,生产过程几乎无法实现连续化作业;
(2)产品能耗较高,一般最低均在3200kwh/t以上;
(3)炉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因此石墨化程度不够稳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4)生产时加入的电阻料和石英砂将导致散状石墨产品中含有较多杂质。
这些缺点最终会导致散状石墨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人造石墨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超高温连续式石墨提纯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使用超高温连续式石墨提纯设备进行高纯人造石墨的生产,该种设备结构及部件包括进料斗、石墨电极、集尘装置、炉本体、炉底冷却设备、出料装置、冷却筒、成品储料罐,其中:进料斗置于炉本体的正上方,其下部出口处与石墨电极之间的区域直接相连通;炉本体由钢板和内衬组成,其内衬由炭黑和耐火纤维砌筑而成;两根石墨电极与直流电源相接,其中一根石墨电极位于炉本体中心,另一根石墨电极为中空的环形电极,中空环形电极环于另一电极其外,两根电极同心布置;石墨电极的顶端通过铜排导线分别同直流电源的两个电极相连接,并通过各自的电极把持器固定在炉本体的框架上,其下端插入炉本体之中;集尘装置位于整个设备的最上方,集尘装置安装有集尘分管道,并与除尘系统相连通;炉本体底部为圆台形,其圆台底部开口处与炉底冷却设备相连通,炉底冷却设备直接和排料装置相对应;排料装置位于炉底冷却设备的下方;排料装置同冷却筒连通,冷却筒的另一端开有出料口,冷却筒的出料口正对着设于其下的计量斗,计量斗和提升装置相配合,提升装置的顶端下部安装有成品储料罐。排料装置将高纯石墨送入冷却筒冷却,冷却后的高纯石墨经过计量斗的称重计量后,再经提升装置将其送到成品储料罐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3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