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2380.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42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雷秀娟;郑惠元;宋娟;姚丽娜;王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蔡蓉 |
地址: | 130112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七 种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三七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得到体细胞胚,培养基组成为:SH+0.2‑0.4mg/L 2,4‑D+28‑32g/L蔗糖+5‑8g/L琼脂;将体细胞胚继续分化培养得到成熟的子叶形胚,培养基组成为:SH+28‑32g/L蔗糖+5‑7g/L琼脂;将所述子叶形胚作为包埋繁殖体,以SH+1‑2wt%蔗糖为人工胚乳,以3‑5wt%海藻酸钠为人工种皮基,采用滴注法制作人工种子,即可。本发明实施例的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三七规模化人工栽培中种苗短缺的局面,三七胚性细胞具有生长速度快,性状稳定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七培育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七又名田七,为伞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药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肿痛。
三七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四十种大宗大药材品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七自古就有“止血神药”的美称。由于三七独特明显的功效,不断被拓展用途,保健、化工、医疗用量持续上升,尤其是我国进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相关研发产品层出不穷,且需求量巨大,广西梧州田七牙膏、云南白药集团、天津天仕力、广州白云山、玉溪维和、珍宝岛制药、上海华宇等企业都是三七的大用户代表。年需要量已经接近8000吨,用量仍处于上升趋势。
伴随着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其培育问题也成了研究的重点。传统采用的根茎分株和根诱导苗的繁殖方式繁殖率很低,且生产成本很高,同时不利于资源的保护。利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快速繁殖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着,愈伤组织在继代多代后出现变异、种质退化,愈伤组织分化苗移栽成活率低和生产成本高等瓶颈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三七的大规模化栽培生产。
人工种子事实上是与体细胞胚实际应用密切相关。体细胞胚具有增殖快、产量高、遗传稳定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具有双极性结构,可以一步到位形成完整的植株,不需要按常规分步诱导芽和根的形成。因而,人工种子的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外尚无有关三七人工种子的比较系统的相关报道,还处于技术空白阶段。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通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三七规模化人工栽培中种苗短缺的局面,三七胚性细胞具有生长速度快,性状稳定的优点,克服了三七常规组织培养中易褐化、变异和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等缺陷,同时也解决了三七种子量少、繁殖率低的问题,为三七种子的培育开辟了一种新途径,实现了三七体细胞胚增殖分化,最后制得的三七人工种子萌发率可达到95%以上。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七种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三七胚性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得到体细胞胚,培养基组成为:SH+0.2-0.4mg/L2,4-D+28-32g/L蔗糖+5-8g/L琼脂;
(B)将体细胞胚继续分化培养得到成熟的子叶形胚,培养基组成为:SH+28-32g/L蔗糖+5-7g/L琼脂;
(C)将所述子叶形胚作为包埋繁殖体,以SH+1-2wt%蔗糖为人工胚乳,以3-5wt%海藻酸钠为人工种皮基,采用滴注法制作人工种子,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23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