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涂胶装置用夹具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01981.0 | 申请日: | 2017-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武;尹德斌;王路明;历成宾;乔托;米歇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31/00 | 分类号: | H04R3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源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0 | 代理人: | 马晓辉 |
| 地址: | 212132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受话器 自动化 柔性 生产线 涂胶 装置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涂胶装置用夹具。
背景技术
在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通信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向着轻、薄的方向变化,这样所需的受话器的厚度越来越薄,但却可以保证一定的面积。因此,人们开始采用大振膜超薄受话器应用于移动通讯设备中,充分利用了移动通讯设备大而薄的空间特征,但往往因为透气不良和相应的复杂工艺而产生很多实际问题。
一般受话器包括支架及固定在支架上的前盖、球顶、振膜、音圈、上极板、磁铁、下极板及弹片,组装作业时,需要在支架上进行涂胶操作。
现有的胶粘固定一般通过手工操作完成,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废品率高,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涂胶装置用夹具,用于夹持支架以便进行后续涂胶操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涂胶装置用夹具,包括固定夹具和涂胶涂胶通道;
固定夹具包括夹具底板、夹具侧板、夹具前板和夹具后板,两个夹具侧板分别垂直向上的固定在夹具底板的两侧,夹具后板垂直向上的固定在夹具底板的后侧、且位于两个夹具侧板之间,夹具前板上呈两两对称的设有四个第一导向杆,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导向杆分别穿过相应的夹具侧板,使夹具前板可垂直于夹具底板的进行前后移动;
夹具前板上纵向设有两个第一通道,夹具底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块;
夹具前板的后部设有一个紧固板,紧固板上方与夹具前板垂直的设有一个上限位板,上限位板上设有两个第二通道;
固定夹具设置在涂胶通道中,涂胶通道与固定夹具间隙配合,夹具前板设置在涂胶通道前端,定位销穿过夹具前板上的第一通道插入式的固定在涂胶通道底部相对应的第一插接槽中,将夹具前板固定在涂胶通道前端,夹具后板与第一气缸固定连接,第一气缸控制夹具底板、夹具侧板在涂胶通道中进行移动,涂胶通道的顶部设有两个第三通道,两个第三通道分别与两个第二通道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导向杆的后端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上限位板的后端向上翻折的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涂胶通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上限位板的宽度L1小于夹具底板的宽度L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使用时,将支架放置在夹具底板上,定位块用于卡接定位,此时,涂胶管位于涂胶通道外部;
启动第一气缸,推动支架随固定夹具向前移动直至与夹具前板相接触,上限位板用于在上方对支架进行压紧定位;
固定夹具组合到位后,涂胶管第三通道进入涂胶通道进行涂胶操作,第一气缸反向运动;
当固定夹具移出涂胶通道后,取下支架即可。
综上所述,本发明用于在支架上进行涂胶操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夹具俯视图。
附图标记:
夹具底板1、夹具侧板2、夹具前板3、夹具后板4、第一导向杆5、第一通道6、定位块7、紧固板8、上限位板9、第二通道10、涂胶通道11、定位销12、第一气缸13、第三通道14、限位块15、连接板1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受话器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涂胶装置用夹具,包括固定夹具和涂胶涂胶通道;
固定夹具包括夹具底板1、夹具侧板2、夹具前板3和夹具后板4,两个夹具侧板分别垂直向上的固定在夹具底板的两侧,夹具后板垂直向上的固定在夹具底板的后侧、且位于两个夹具侧板之间,夹具前板上呈两两对称的设有四个第一导向杆5,位于另一侧的两个第一导向杆分别穿过相应的夹具侧板,使夹具前板可垂直于夹具底板的进行前后移动;
夹具前板上纵向设有两个第一通道6,夹具底板上设有若干定位块7;
夹具前板的后部设有一个紧固板8,紧固板上方与夹具前板垂直的设有一个上限位板9,上限位板上设有两个第二通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未经奥音新材料(镇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1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鼠防蚁光缆
- 下一篇:光电子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