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1847.0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522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金星;冯丽娟;臧晓伟;崔永新;范海宇;李艳伟;张威;柳鹏;陆玉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12 | 分类号: | B23C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黄耀威 |
地址: | 11086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腔 泵体 管线泵 泵盖 分体加工 垫铁 铣刀 止口 加工 设计技术领域 半精加工 等高垫铁 端面铣刀 加工模式 快速加工 龙门铣床 透平机械 整体加工 装夹位置 传统的 两端面 泵业 对装 加长 精铣 省力 省时 压板 装夹 编程 填补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涉及透平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技术领域,用于快速加工管线泵腹腔结构,包括:在龙门铣床上设置等高垫铁,将泵体、泵盖中分面向上分别放置在垫铁上;泵体、泵盖在压板装夹位置用垫铁垫实后装夹;对装夹后的泵体、泵盖的端面用端面铣刀编程进行粗加工;用加长铣刀板对泵体的腹腔的端面、泵体的腹腔止口进行半精加工;用长铣刀板对泵体的腹腔止口、腹腔的两端面进行精铣。采用本发明的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使管线泵产品从整体加工发展到分体加工,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填补了泵业分体加工腹腔的空白,打破了传统的加工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平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泵类加工泵类腹腔的方法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拆开泵盖,镗杆通过轴承孔进入腹腔,安装镗刀,按需要加工的部位对刀,试切削、退刀测量,安装泵盖,整体加工后拆开泵盖测量,反复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加工合格为止。但是,管线泵是利用国外技术自行设计研发的新型泵种,由泵体、泵盖两部分组成,泵体内部结构由两侧轴承区3、密封区2及管线泵腹腔1三部分组成,两侧轴承区3内孔最小尺寸Φ160,密封区2尺寸Φ380,腹腔部分Φ735,腹腔部分的槽宽为190,泵体、泵盖由螺栓孔连接形成管线泵。其技术含量、加工难度都是国内以往泵类加工所没有遇见过的。由于结构的特殊性,腹腔部位是一狭小的空间,按以往的加工方法,加之设备能力的限制,腹腔加工根本无法完成,同时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试验加工,不是加工时间太长,无法满足工期要求,就是对设备伤害太大。现阶段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研制开发一种新型的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且避免了对生产设备造成损伤的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用于加工管线泵腹腔,管线泵包括泵体、泵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龙门铣床上设置等高垫铁,将泵体、泵盖中分面向上分别放置在垫铁上;泵体、泵盖在压板装夹位置用垫铁垫实后装夹;对装夹后的泵体、泵盖的腹腔端面用端面铣刀编程进行粗加工;用加长铣刀板对泵体的腹腔的端面、泵体的腹腔止口进行半精加工;用长铣刀板对泵体的腹腔止口、腹腔的两端面进行精铣。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对泵体、泵盖进行夹装之前还包括:对泵体、泵盖的中分面进行找平,按密封区打表拉直。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用加长铣刀板对泵体的腹腔的端面、泵体的腹腔止口进行半精加工包括:通过龙门铣床对泵体的腹腔的端面、泵体的腹腔止口进行第一次划线后,分别在泵体的腹腔的端面、泵体的腹腔止口进行定位加工,并留预设余量。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通过龙门铣床用长铣刀板对泵体的腹腔止口、腹腔的两端面进行精铣加工,包括:通过龙门铣床对泵体的腹腔止口、腹腔的两端面进行修磨清理。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对泵体、泵盖的中分面进行找平步骤中,允差0.02mm。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按密封区打表拉直步骤中,允差0.02mm。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上述预设余量的取值范围为0.2mm-1mm。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端面铣刀板尺寸为400xΦ80,加长铣刀板尺寸为600xΦ80。
本发明提供的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管线泵类产品的腹腔加工方从整体加工发展到分体加工,并采用长短不同的铣刀对泵体腹腔进行加工,使管线泵类产品腹腔的加工更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同时避免了设备的损伤,填补了泵业分体加工腹腔的空白,打破了传统的加工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管线泵腹腔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18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飞机起落架用车铣装置
- 下一篇:闭式整体叶盘型腔铣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