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OC采集装置、VOC采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00471.1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330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鞠;徐程扬;孔祥琦;许丽娟;刘海轩;金桂香;孙广鹏;李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voc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土壤及其地被植物释放的VOC采集装置和VOC采集方法,其中,VOC采集装置包括:集气腔;VOC采集管,VOC采集管的进口与集气腔的出气阀通过管路相连;第一阀,用于控制VOC采集管的进口的通断;气路管,气路管的进口与集气腔的出气阀通过管路相连;第二阀,用于控制气路管的进口的通断;气泵,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泵入口通过管路与VOC采集管的出口及气路管的出口连接;泵出口与集气腔的进气阀之间还依次连接有干燥器和过滤器。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便于在野外对特定区域的土壤及其地被植物释放的VOC进行采集,并排除本底样品所含有的VOC的干扰,还可以根据气室内的湿度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除湿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采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VOC采集装置和一种VOC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人在自然环境中进行活动时会接触到大量的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其主要成分是由植物叶片、凋落物等释放的一些有机化学物质,通常被划分为异戊二烯(isoprene)、单萜烯(monoterpene)和其他类VOCs(包括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有机酸以及一些含氮化合物等)三种类型,其中单萜烯等物质具有驱虫、抗菌、清洁空气等作用,对于人则可起到缓解疲劳、改善人体生理心理状态的作用,而异戊二烯及VOC的氧化产物则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
土壤及地被植物释放VOC的研究对森林保健资源开发、土壤VOC污染修复评估、植源温室气体排放模型的完善及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转化形成机制等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VOC采样方法及装置多用于乔灌木枝条释放VOC采样,无法对地被草本、矮灌及土壤释放的VOC进行特定取样,由传统静态箱改制的设备又普遍存在水汽积累严重、装置本身材料挥发污染及吸附残留等问题,严重影响样品采集及后续分析的精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OC采集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OC采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VOC采集装置,包括:集气腔,具有用于与土壤插接的插口,集气腔上设有进气阀及出气阀;VOC采集管,具有进口和出口,VOC采集管的进口与出气阀通过管路相连;第一阀,用于控制VOC采集管的进口的通断;气路管,具有进口和出口,气路管的进口与出气阀通过管路相连;第二阀,用于控制气路管的进口的通断;气泵,具有泵入口和泵出口,泵入口通过管路与VOC采集管的出口及气路管的出口连接;干燥器,具有进口和出口,干燥器的进口通过管路与泵出口连接;过滤器,具有进口和出口,过滤器的进口通过管路与干燥器的出口连接,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进气阀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VOC采集装置,通过设有集气腔,且集气腔具有与土壤插接的插口,将插口插入土壤后,可以锁定插口内的区域,对该区域内的土壤和地被植物释放的VOC进行采集,避免插口外的环境中的其他VOC释放源对采样过程和采样结果产生干扰,提高对目标VOC采样的精确度,且集气腔采用插口的方式封闭目标采样区域,封闭方式简单可靠,对采样区域及周围环境扰动小,本底影响低且不受周围其他VOC释放源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VOC采样的精确度,还保护了环境。
在VOC采集装置中设置VOC采集管与气路管,且VOC采集管的进口、气路管的进口同时与集气腔的出气阀相连,VOC采集管的出口、气路管的出口同时与气泵的泵入口相连,还设置了第一阀控制VOC采集管的进口的通断,设置了第二阀控制气路管的进口的通断,使VOC采集管与气路管成为相互并联的管路,从而可以通过第一阀、第二阀的通断,控制气流的不同走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0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