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翻土开沟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00271.6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吾家农场成都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2 | 分类号: | A01B4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0 四川省成都市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翻土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用翻土开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托板(1),底盘托板(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托板(2),连接托板(3)上设置有拖挂柱(3);所述连接托板(3)上连接有立柱(5),立柱(5)上设置有支撑拉杆(4),支撑拉杆(4)的一端与立柱(5)铰接,支撑拉杆(4)的另一端与底盘托板(1)上端面铰接,连接托板(2)和底盘托板(1)铰接;所述支撑拉杆(4)上设置有若干挂接孔(7)。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翻土开沟设备,属于农用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垄作是在高于地面的土上栽种作物的耕作方式。垄作在中国始见于西周,战国时已盛行于北方,气候冷凉、春季易旱、夏季易涝地区采用较普遍。起垄栽培因其能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蔬菜根系生长发育,近年来被菜农广泛采用。在农田起垄操作之前,需要对田地进行开沟翻土操作,以降低起垄的难度。现有的农田开沟翻土设备由于采用开沟和拓宽一体操作的方式进行起垄,这一样的方式对开沟刀具的磨损较大,并且土壤对起垄刀具的阻力较大,需要较大功率的牵引设备,造成了设备费用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翻土开沟设备,将开沟耕作和拓宽耕作通过两组刀具实现,降低了刀具的磨损,并且由于采用两组刀具操作,开沟阻力小,可以使用功率较低的牵引设备。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农用翻土开沟设备,包括底盘托板,底盘托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托板,连接托板上设置有拖挂柱;所述连接托板上连接有立柱,立柱上设置有支撑拉杆,支撑拉杆的一端与立柱铰接,支撑拉杆的另一端与底盘托板上端面铰接,连接托板和底盘托板铰接;所述支撑拉杆上设置有若干挂接孔,立柱与支撑拉杆之间设置有拉簧,拉簧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拉簧的另一端挂接于挂接孔内;所述底盘托板的下端面上设置有开沟组件,底盘托板的端部设置有沟道拓宽组件;所述开沟组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转轴支撑板,转轴支撑板的上端与底盘托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两个转轴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分别套接有一个轴承,转轴支撑板设置有通槽,转轴两端的轴承分别设置于两个转轴支撑板上的通槽内并与通槽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开沟旋转刀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开沟组件的转轴带动开沟旋转刀片进行开沟操作,通过沟道拓宽组件对开沟旋转刀片开出的沟道进行拓宽,这样的方式避免了使用一组道具进行开沟拓宽带来的土壤对起垄刀具阻力和磨损较大的问题,对刀具的磨损较小,并且由于阻力小,可以使用功率较小的牵引设备,降低了设备的费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底盘托板、开沟组件、沟道拓宽组件的自重对刀具施加压力以使得道具能够下压至土壤内。但是由于开沟的深度要求不同,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立柱、支撑拉杆和拉簧,通过将拉簧的一端挂接于支撑拉杆上不同的挂接孔内,以调整拉簧对支撑拉杆的拉力,进而调整支撑拉杆对底盘托板的拉力,支撑拉杆的拉力不同,底盘托板、开沟组件、沟道拓宽组件对刀具的压力也不同。
优化的,上述农用翻土开沟设备,所述沟道拓宽组件包括开沟刀和开沟刀支架,开沟刀通过开沟刀支架与底盘托板固定连接。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开沟刀对沟道拓宽组件开出的沟道进行拓宽,所以开沟刀的厚度大于开沟旋转刀片的厚度。
优化的,上述农用翻土开沟设备,所述开沟刀的前端由两个前端刃面组成,开沟刀的后端由两个后端刃面组成,两个前端刃面呈钝角夹角,两个后端刃面呈锐角夹角;相邻的前端刃面和后端刃面呈锐角夹角。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将开沟刀设置为上述的形状,通过开沟刀的前端刃面对沟道进行拓宽,并且前端刃面实现了翻土操作。为了降低开沟刀的自重,将两个后端刃面设置为呈锐角夹角,相邻的前端刃面和后端刃面设置为呈锐角夹角。
优化的,上述农用翻土开沟设备,所述前端刃面为弧形面,后端刃面为弧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吾家农场成都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吾家农场成都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02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