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400043.9 | 申请日: | 2017-1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8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 发明(设计)人: | 魏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欣智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N2/08;A61H39/00;A61M35/00;A47G9/10 |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胡慧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 ||
本发明涉及保健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按摩耳穴达到治疗或保健目的的多功能保健耳枕;它包括中部开设有通透耳孔的远红外线针织布套、以及填充在所述远红外线针织布套中的中药枕心;本发明不仅具有耳保健功效、且具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器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按摩耳穴达到治疗或保健目的的多功能保健耳枕。
背景技术
运用耳穴诊治疾病,早在《灵柩·无邪》篇就要记载。历代医学文献也有介绍用针、灸、吸、按摩、耳道塞药、吹药等方法刺激耳廓以防治疾病的记载,这些说明我国利用耳穴诊治疾病的历史已相当悠久。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枕头是我们每日睡眠的必备之物,耳枕就是一种特殊的枕头。耳枕在我国流传甚久,它是在枕头中部预留有一个不压迫耳朵神经的耳孔(方形或圆形),由于可以在睡眠时避免耳廓受压,可使睡眠更为舒适,但是其不具有辅助治疗人体其他疾病和人体保健的作用,如治疗抵抗力下降、疲劳综合症、办公室综合症、缓解疼痛并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调节免疫系统、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催眠、镇痛、镇静、活血和消除焦虑症等等。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具有耳保健功效、且具有较好辅助治疗作用的多功能保健耳枕。
本发明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枕,它包括中部开设有通透耳孔的远红外线针织布套、以及填充在所述远红外线针织布套中的中药枕心,在所述耳孔内部周边设置有周边与远红外线针织布套相连的织物衬层,在所述织物衬层上面贴附有若干个汝铁硼永磁片。
本发明所述耳孔的横截面形状与人体耳形相适应。
本发明所述汝铁硼永磁片为三片,沿耳孔上下铺设。
本发明所述汝铁硼永磁片通过粘性胶布与织物衬层相连接。
本发明所述织物衬层通过非磁性拉链与远红外线针织布套活动联接在一起。
本发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远红外线指的是波长为8-14微米的远红外线。科学研究证明,只有波长在8-14微米远红外线是生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人们也把这一段波长的远红外线称为“生命光波”。这种纳米远红外线与人体内细胞分子的振动频率接近,渗入人体内部,便会引起人体细胞原子和分子的共振,透过共鸣吸收,分子之间摩擦生热形成热反应,促使皮下深层温度上升,使微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清除体内有害物质,重新使组织复活,达到缓解疼痛并活化组织细胞、防止老化、调节免疫系统;
磁疗作用于耳穴可对人体本身的磁场进行纠偏,并通过增强人体经络的生物电磁能,推动经气运行,从而达到通经络、增加脑部供血供氧、降低大脑皮层及末梢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加速炎症渗出物吸收和消散,产生促进组织新陈代谢、催眠、镇痛、镇静、活血和消除焦虑的效果。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传统耳枕的基础上,通过远红外线枕套、永磁片和中药枕心的共同作用,在人们睡眠时起到对人体全身各系统的保健作用,特别适应于老年人和重病恢复期的病人,对抵抗力下降、疲劳综合症、 办公室综合症的亚健康人群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远红外线针织布套;2、中药枕心;3、织物衬层;4、汝铁硼永磁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欣智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欣智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000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