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加工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8154.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2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乐见协;周博滔;陈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见协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C22B13/02;B22F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21 四川省成都市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铅废料 回收利用系统 固定底座 主液压缸 输送架 支撑柱 蓄电池 螺栓 传送带 充液 螺母 侧压机构 二次污染 工作效率 回收利用 快速成型 旋紧固定 旋紧连接 自动操作 固定件 侧边 加工 松散 回收 运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加工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充液总成、主液压缸、支撑柱、固定底座、输送架、传送带,所述充液总成通过固定件设于主液压缸侧边上方,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旋紧固定于主液压缸下方,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螺栓旋紧连接于支撑柱下方,所述输送架与固定底座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传送带通过螺母设于输送架上方,本发明实现了该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利用系统在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时,可以更加充分的多方位的对废料进行压锭,有利于铅废料的快速成型,避免松散,便于后期的回收利用的运输,减少二次污染,并且铅废料自动侧压机构的使用为自动操作,减少人员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蓄电池加工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利用系统,属于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利用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铅酸蓄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蓄电池极板的制造,蓄电池极板的制造就是将固化干燥后的大片铅板通过滚剪机裁成小片的铅板,而后再通过打磨机将裁成的小片铅板四周打磨,制成蓄电池极板。由于在蓄电池极板的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边角料形成铅挂条废物及打磨形成的铅粉尘,铅挂条废物和铅粉尘混合物称为铅废料。因此,蓄电池极板的制造过程存在严重的铅挂条废物和铅粉尘污染,这种污染危害环境和人员的身体健康。目前,对铅挂条废物和铅粉尘的处理采用由回收厂家自行收集处理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严重的由污染扩散、污染物处理不及时等导致的二次污染的现象。铅废料具有量多、粉块混杂、污染重、回收利用率低、治理成本大、治理难的特点。
并且现有的蓄电池加工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利用系统中,在为铅废料分离压锭时容易出现加压不够紧实,易松散,不便于运输的情况,除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外,运输和利用环节还会导致二次污染的现象,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加工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通过侧边加压的方式对铅废料进行多重加压,避免松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蓄电池加工铅废料分离压锭回收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充液总成、主液压缸、支撑柱、固定底座、输送架、传送带,所述充液总成通过固定件设于主液压缸侧边上方,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栓旋紧固定于主液压缸下方,所述固定底座通过螺栓旋紧连接于支撑柱下方,所述输送架与固定底座设于同一平面上,所述传送带通过螺母设于输送架上方,所述主液压缸设有上横座、铅废料自动侧压机构、上加压杆、固定板,所述上横座嵌套于主液压缸底部表面上,所述铅废料自动侧压机构将固定底座与上横座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加压杆顶部一端与上横座相连接,所述上加压杆横截面为圆形结构,所述固定板垂直焊接于固定底座上方侧边,所述铅废料自动侧压机构由外保护壳、连接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支撑固定装置、气缸加压机构、气缸、气缸固定架组成,所述连接机构嵌入连接于上加压杆内部,并与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齿轮传动机构通过支撑固定装置固定设于外保护壳内部上方,所述外保护壳焊接于上横座与固定底座上,所述气缸加压机构与气缸紧密连接,并通过螺栓加固于外保护壳内侧,所述气缸加压机构设于固定底座上方,所述固定底座设有加速滑轨,所述加速滑轨嵌入连接于固定底座上方,并通过螺母加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由金属固定扣、金属连接线、连接滑轮、恢复弹簧组成,所述金属固定扣嵌入连接于上加压杆内部底端,所述金属连接线一端紧密缠绕与金属固定扣上,另一端穿过连接滑轮上面与恢复弹簧中间与齿轮传动结构相连接,所述恢复弹簧左侧一端设有固定块,所述恢复弹簧插入固定块内并通过卡扣固定,该固定块通过购高温焊接于上加压杆侧边表面上,所述恢复弹簧另一端通过卡扣与齿轮传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由中心旋转轴、转动轴、旋转齿轮、升降轴组成,所述旋转齿轮嵌套于转动轴外表面,所述旋转齿轮与转动轴为过盈配合连接,所述旋转齿轮外表面上均分等距分布有横向齿纹,所述升降轴内侧表面上均匀分布有齿纹,该齿纹与和横向齿纹相啮合连接,所述升降轴底部一端设有横向穿孔,并与气缸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见协,未经乐见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81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