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磁流的圆极化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7654.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6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4 | 分类号: | H01Q15/24;H01Q1/50;H01Q1/48;H01Q1/3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65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元岗横路37号420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极化 天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流的圆极化天线。一种基于磁流的圆极化天线,其中,包括基板,基板包括第一介质和设于第一介质顶面上的金属地板,金属地板的顶面上设有第二介质,金属地板的顶面上设有槽线,第一介质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微带线,金属地板的顶面上与槽线两端端头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金属地板的顶面上在槽线中点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导电装置和第四导电装置,槽线的上方设有与槽线正对的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三导电装置的顶端连接,第三微带线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电装置和第四导电装置的顶端连接。本发明的天线能够与地具有充分的接触,并且结构简单,稳定性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磁流的圆极化天线。
背景技术
圆极化天线由于其可以降低极化失配,抑制多径干扰等优势,在很多场景中得到了大量应用,如卫星通信等。利用正交馈电的偶极子实现的圆极化天线得到了广泛研究,然而偶极子天线通常需要悬置于地面上方,所以不得不对其进行固定,同时,悬置方式也不利于散热。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磁流的圆极化天线。本发明的天线能够与地具有充分的接触,并且结构简单,稳定性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磁流的圆极化天线,其中,包括基板,所述基板包括第一介质和设于所述第一介质顶面上的金属地板,所述金属地板的顶面上设有第二介质,所述金属地板的顶面上设有槽线,所述第一介质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槽线垂直的第一微带线,所述第一微带线的阻抗为50Ω。所述金属地板的顶面上与所述槽线两端端头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金属地板垂直的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所述金属地板的顶面上在所述槽线中点的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金属地板垂直的第三导电装置和第四导电装置,所述槽线的上方设有与所述槽线正对且平行的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所述第二微带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三导电装置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三微带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装置和第四导电装置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第三导电装置和第四导电装置均设在所述第二介质内部,所述第二微带线和第三微带线设在所述第二介质的顶面上。这样,金属地板、第三导电装置、第二微带线和第一导电装置形成方形回路,金属地板、第四导电装置、第三微带线和第二导电装置形成方形回路,槽线中间紧邻的第三导电装置和第四导电装置为一对差分馈电端口,槽线两端的第一导电装置和第二导电装置起到接地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装置、第二导电装置、第三导电装置和第四导电装置为设在所述第二介质内的金属柱或金属化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槽线的电长度为中心频率处的二分之一波导波长。所述第一微带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介质底面一侧的边缘平齐,第一微带线的另一端沿着与所述槽线垂直的方向延伸并越过所述槽线,所述第一微带线的另一端超过所述槽线这部分的电长度为天线中心频率处的四分之一波导波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介质和第二介质材质相同,均为Rogers5880材质,所述第一介质的厚度为0.508㎜。
本发明的圆极化天线的工作原理:槽线提供一个与槽线相同方向的磁流M1,槽线上方的正方形回路提供另一个与正方形回路平面垂直的磁流M2,即与M1 垂直的一个磁流。然后控制M1和M2,使其保持相同的强度和90度相位差,从而可以产生圆极化性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磁流的圆极化天线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S1. 在第一介质的顶面上安装上金属地板,形成基板;
S2. 在金属地板的顶面上蚀刻出槽线,槽线的电长度根据天线中心频率处的具体波导波长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瀚信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76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