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锤体组件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96375.4 | 申请日: | 201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 发明(设计)人: | 姚剑鸣;梁瑾;崔骐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恒隆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M17/007;G01M17/06 |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方文倩 |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锤体 组件结构 锤头 种锤 汽车转向系统 试验台主体 冲击试验 锤体中部 锤头位置 导向光杆 两侧位置 主体框架 导向孔 转向器 下端 正对 穿过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锤体组件结构,包括锤体及设于所述锤体下端锤头,所述锤头设于所述锤体中部,在所述锤体上位于所述锤头两侧位置设有穿过试验台主体框架上导向光杆的导向孔,所述锤头位置正对置于下方主体框架上的转向器试样。本发明锤体组件结构结构简单,配合使用在汽车转向系统冲击试验台上使用方便,适用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转向系统试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在汽车转向系统冲击试验中的锤体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年产量和年销量逐年增加,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为一般家庭所使用,在车辆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车辆受行驶方向上的撞击(车辆正面碰撞或追尾),驾驶人员在撞击到方向盘的时候,会对转向系统产生一个冲击力,可溃缩的转向系统对该冲击力的承受程度(包含馈缩最大载荷、馈缩保持载荷、馈缩距离)会直接影响驾驶人员受伤害的程度。在汽车转向系统冲击试验中没有一种可方便使用以模拟冲击力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试验台上使用方便,适用性广的锤体组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锤体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锤体及设于所述锤体下端锤头,所述锤头设于所述锤体中部,在所述锤体上位于所述锤头两侧位置设有穿过试验台主体框架上导向光杆的导向孔,所述锤头位置正对置于下方主体框架上的转向器试样。
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发明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所述锤头下端设有安装有橡胶冲击头。
所述锤体由多个不同规格的独立锤体排列构成,各个独立锤体与所述导向光杆之间均设有导向铜套。
所述各独立锤体之间通过定位销连接。
所述每个独立锤体上均可拆卸的连接有配重块。
所述锤头连接有向上延伸穿出锤体的挂钩。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锤体组件结构结构简单,配合使用在汽车转向系统冲击试验台上使用方便,适用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锤体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锤体组件在汽车转向系统冲击试验台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3为锤体组件在汽车转向系统冲击试验台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汽车转向系统冲击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抓脱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主机框架,2、锤体组件,21、第一锤体,22、第二锤体,23、第三锤体,24、锤头、25、配重块,26、导向铜套,27、定位销,28、挂钩,3、抓脱锤装置,31、本体,32、导孔,33、第一伸缩缸,34、第二伸缩缸,35、锁止气缸,4、提锤系统,5、防二次冲击装置,6、速度采集系统,7、安全防护装置,8、摄像器,9、电脑主机,10、信号处理器,11、转向器试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这种锤体组件结构,如图1所示,锤体组件2包括锤体及设于锤体下端锤头24,锤头24设于锤体中部,导向孔设于锤体上位于锤头24两侧位置,锤头24位置正对置于下方主体框架1上的转向器试样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恒隆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恒隆汽车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6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抓脱锤装置
- 下一篇:旋转导弹俯仰动导数高速风洞试验装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