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重盐碱地植物根际促生阿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6251.6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9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井大炜;马海林;刘方春;刘幸红;马丙尧;杜振宇;杨庆山;周健;彭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21/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重 盐碱地 植物 根际促生阿氏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重盐碱地根际促生阿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该菌株可提高柽柳在重盐碱环境中的耐盐碱能力。将本发明的重盐碱地根际促生阿氏芽孢杆菌制成生物菌剂,接种到柽柳根系周围,经一定时间的盐分胁迫后,同不接种菌剂相比,可促进柽柳生长,提高柽柳的根系及植株含水量。因此,本发明可作为接种剂在重盐碱生境中应用,为提高成柽柳的抗盐碱能力提供了优良的菌株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林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重盐碱地植物根际促生阿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土地盐碱化是制约农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盐渍化严重限制了植物生长,从而对作物产量造成很大影响。据统计,全世界由于盐渍化造成灌溉区作物的损失多达110亿美元,且在不断增加。目前,盐渍化土壤占陆地总面积的30%左右,全世界约有10亿多hm2的土地处于盐渍化状态。根据农业部组织的第2次全国普查资料统计报道,中国的盐渍土总面积占全国可利用土地面积的4.88%,其中耕地中盐渍化面积达到920.9万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62%。NaHCO3与Na2CO3是内陆苏打盐碱土的主要成分,生长在此类土壤上的植物容易受到Na+、高pH及低水势的多重胁迫,造成土壤透水性与通气性降低,土壤溶液的渗透压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严重限制了植物的正常生长,导致地表植被群落多样性不断降低。
微生物在提高植物耐盐碱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杨庆山等人申请了一株阴沟肠杆菌TIA062(CN201610330288.8),可有效提高一定盐分条件下白蜡的耐盐性;杜传英等人采用温度筛选与表面定向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土壤中可培养耐盐芽胞杆菌进行分离和筛选,认为弯曲芽胞杆菌和枯草芽胞杆菌的耐盐能力较好;王慧捷等人研究认为,番茄接种桔黄假单胞菌后,可耐酸碱,对病菌表现出较高的抗菌活性。
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lant growth-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是一类生存于植物根际、根表,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细菌。大量试验表明,许多PGPR菌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植物生长、防治土传病害、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抗逆性、促进土壤生物修复等效果。PGPR可以通过一种或几种作用机制直接或间接促进植物生长,PGPR的直接促生机制包括:产生植物激素、溶鳞、固氮、产嗜铁素、分泌ACC脱氨酶等。然而多数植物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不具有抵抗高盐、高盐碱的能力,尤其是在重度盐碱的情况下,植物根际环境中的有益微生物减少,导致植物根际的生物活性降低,耐盐性下降。筛选适宜重度盐碱环境下适宜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提高植物耐盐碱性,发挥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作用,在重盐碱地生态修复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发明人针对重盐碱地植物根际土壤进行筛选,从柽柳根际土壤中获得一株重盐碱地根际促生阿氏芽孢杆菌,可提高柽柳在重盐碱环境中的耐盐碱能力。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株重盐碱地根际促生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GPR018,已于2016年1月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973。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重盐碱地根际促生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GPR018的培养方法,尤其是包括在脱脂奶粉培养基上进行发酵的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重盐碱地根际促生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GPR018的发酵培养物,所述发酵培养物包括阿氏芽孢杆菌GPR018菌体。
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发酵培养物中阿氏芽孢杆菌GPR018菌落数为103-108cfu/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62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