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无人机快速无线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841.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邹强;郑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50/40;H02J50/8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无人机 快速 无线 充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无人机快速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无人机在航拍、物流、农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制约无人机大规模运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无人机的续航问题。对无人机进行有线充电,不仅需要反复插拔,导致电池损坏,而且当无人机工作在危险环境,有线充电产生的电火花则会导致更多的问题。似乎无线充电是提高无人机续航能力最好的选择。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逐渐出现了通过电磁感应来实现无线充电的技术,但是目前的无线充电技术还不够完善,充电效率低、充电速度慢的问题普遍存在。想要应用无线充电技术为无人机进行充电,就需要提高其充电的性能:提高充电效率或是提高充电速度。就无人机市场来说来说,如何提高充电速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型无人机快速无线充电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无人机快速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和发射端线圈及发射端通信模块,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和发射端线圈将电能发射出去,发射端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保证和接收端的通信,根据无人机所处状态,控制充电开启与关闭及供电电压大小;
无人机快速充电电池,置于无人机内,包括电压控制模块、接收端通信模块和多组微小充电电池组件,每个组件包括微小充电模块、小型电池和微小线圈,微小线圈接收能量后通过微小充电模块整流之后为小型电池充电;电压控制模块控制每个小型电池的充电电压,接收端通信模块监控接收电压并且反馈给发射端通信模块,各组小型锂电池及微小线圈均平行式放置,多个微小线圈的平行放置使得每一个线圈成为增强器。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1)便捷性。无人机在有线充电时需要不断插拔,对于本发明,在充电时,仅需要将无人机悬停在发射线圈之上就可以进行充电,无需插拔。
(2)安全性。现代无人机经常在危险环境执行任务,有线充电的接口易产生电火花,具有不安定因素。无线充电则更加安全。
(3)快速且节能。对于无人机来说,普通无线充电由于效率低下,难以得到大幅应用。此发明改变电池结构为平行电池结构,平行电池结构使得每一个线圈成为增强器,减少了充电时间,保证了“快速”,在不加大发射电压的前提下加大了电磁场强度,使得接收电压增加,保证了“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微型无人机快速无线充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微型无人机快速无线充电系统示意图。
图3是用于微型无人机快速无线充电系统基本原理图。
附图说明如下:
1:小电池;2:电池盒;3:接收端通信模块;4:发射端线圈;5:发射端充电模块;6:接收端小线圈及微型充电模块;7:发射端通信模块;8:无人机快速充电电池;9:无线充电发射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通过改变无人机电池结构来提高充电速度,进而改善无线充电的性能。传统的无线充电都是采用单个接收端电池,导致充电速度速度过慢。本设计将一个大电池分裂为多个小电池,平行放置。无人机需要充电时,悬停在充电平台之上,多个小电池同时进行充电,平行电池结构使得每一个线圈成为增强器,加大了电磁场强度,使得接收线圈的接收电压增强,大大减少充电时间;充电完毕后,小型锂电池串联为无人机供电。此发明一方面避免了无人机有线充电的不便捷和不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无人机无线充电充电速度过慢的问题,加快了无人机充电速度;同时通过电池结构的排列加大接收端电压,也避免了电能过多的损耗。
本发明的微型无人机快速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1)无线充电发射端,包括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和线圈及发射端通信模块,无线充电发射模块和发射端线圈将电能发射出去,通信模块保证和接收端的通信,进行开关控制和电压微调。发射端通信模块可以与接收端通信模块相互通信,根据无人机所处状态,控制充电开启与关闭及供电电压大小,充电时保证与无人机电池通信模块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8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布置以及输入/输出设备
- 下一篇:用于改进触觉系统中的校准技术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