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548.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8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徐云龙;李克强;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质炭 复合材料 钛酸锂 制备 前驱体粉体 前驱体浆料 双氧水 聚四氟乙烯内衬 一水合氢氧化锂 不锈钢反应釜 化学计量比 循环稳定性 钛酸四丁酯 均匀搅拌 去离子水 研磨 倍率性 悬浮液 称取 抽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一定化学计量比称取一水合氢氧化锂、钛酸四丁酯、双氧水和按照一定方法制备的生物质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均匀搅拌2小时,将搅拌后的悬浮液转移至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50°C下反应6小时,得到前驱体浆料,将前驱体浆料进行抽滤、干燥、研磨,得到前驱体粉体,然后将前驱体粉体在惰性气氛中500°C下处理4小时,最终得到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独特,操作方便,得到的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一定化学计量比称取一水合氢氧化锂、钛酸四丁酯、双氧水和按照一定方法制备的生物质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均匀搅拌2小时,将搅拌后的悬浮液转移至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在150°C下反应6小时,得到前驱体浆料,将前驱体浆料进行抽滤、干燥、研磨,得到前驱体粉体,然后将前驱体粉体在惰性气氛中500°C下处理4小时,最终得到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独特,操作方便,得到的复合材料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背景技术
能源与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两个严峻问题,随着对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开发高效、安全、清洁和可再生的新能源刻不容缓。与传统的、有污染的镍镉(Ni-Cd)、镍氢(Ni-MH)、铅酸(Pb-acid)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小巧轻便、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可快速充电、工作温度范围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等性能优势。
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仍然为石墨以及其他碳材料,而传统碳材料由石油、煤等通过加工处理制备所得,但如今环境问题,能源危机对于制备传统碳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挑战。而含量丰富、价格低廉的生物质材料(例如树叶、树皮、毛发、果皮等)实现了碳材料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生物质材料经过特殊处理就可以作为电极材料或是活性材料,并且使用生物质材料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与传统的碳基负极材料相比,钛酸锂(Li4Ti5O12)负极材料为“零应变”材料,这是因为Li4Ti5O12在锂离子脱嵌过程中晶体结构能够保持高度的稳定性,锂离子嵌入前后都为尖晶石结构,且晶格常数变化很小,体积变化很小(<1%);并且尖晶石钛酸锂具有较高的锂离子脱嵌电位(1.55 V vs Li/Li+),这个电位高于大部分电解质和溶剂的还原电位,阻止了SEI膜的产生,作为电极材料使用时具有较高安全性;此外,钛酸锂的锂离子扩散系数较高(2*10-8cm2/s),可快速进行充放电。然而,钛酸锂属于绝缘体材料,其电子电导率低(仅为10-13 s·cm-1),导电性很差;而且大倍率环境下工作时容量衰减迅速,严重制约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钛酸锂与生物质炭复合可以提高其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这是由于生物质炭材料导电性明显优于钛酸锂,能够提高材料的导电性。生物质炭材料颗粒上的多孔结构也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此外,生物质炭本身也可以为锂离子的脱嵌提供场所,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充放电比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公开一种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优点在于:发明工艺独特,操作方便,改善钛酸锂材料电导率低和高倍率性能差的缺点,得到的钛酸锂/生物质炭复合材料具备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