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证件防伪保护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5469.X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5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何建雄;王一良;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18;B32B27/40;B32B33/00;B41M3/14;C08G18/44;C08G18/48;C08G18/76;B29C5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全息防伪图像 基材层 制备 证件防伪 可用 低聚物二元醇 聚氨酯弹性体 印制 异硫氰酸酯 材料通过 吹塑成膜 双层共挤 异氰酸酯 吹膜机 扩链剂 透光度 折射率 质量份 催化剂 聚合 明亮 清晰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证件防伪保护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PU薄膜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TPU层,所述TPU层上印制有激光全息防伪图像;所述TPU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15‑30份异氰酸酯、15‑30份异硫氰酸酯、80‑120份低聚物二元醇、10‑20份扩链剂和2‑5份催化剂。所述TPU薄膜是通过先聚合生成聚氨酯弹性体,然后与基材层的材料通过双层共挤吹膜机吹塑成膜,最后将激光全息防伪图像印制于TPU层上的方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提供的TPU薄膜具有较高的透光度和折射率,激光全息防伪图像明亮清晰,方便辨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全息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证件防伪保护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息防伪是应用激光全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防伪技术,又称激光全息防伪。传统的激光全息防伪膜一般使用镀铝的聚酯膜经过模压而成,也可以用聚酯薄膜经过模压再镀铝。镀铝的作用是增加反射光的强度,使再现图像更加明亮。由于照明光和观察方向都在观察者这一侧,因此这样的激光全息防伪膜是不透明的。当将这种防伪膜用于印刷品或证件上时,会影响到对印刷图案的观察,特别是当全息图像面积比较大时,这种激光全息防伪膜并不适用。
透明激光全息防伪膜是在传统的防伪膜基础上的改进,取消了镀铝层,而将全息图像直接模压在透明、高折射率的材料上。典型的透明激光全息防伪膜包括有机薄膜基层、反射层和防伪标识。反射层是涂布于有机薄膜层上的一层高折射率的有机树脂;防伪标识层是在该有机树脂反射层上印制形成的激光全息图案的光栅;薄膜基层的材料可以选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PE)等。有机树脂反射层可以采用能起单层高折射作用的聚氨酯弹性体(TPU)、聚苯树脂或氨基树脂等。
但是,普通的聚氨酯、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热塑性塑料的折射率较低,只有1.5-1.6,而且透明度不佳,限制了其在透明激光全息防伪膜中的应用。因此,在本领域期望进一步提高反射层材料的折射率和透光率,以改善透明激光全息防伪膜的可辨识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证件防伪保护的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TPU薄膜具有较高的透光度和折射率,有助于提高激光全息防伪图像的明亮度和清晰度,方便辨认。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证件防伪保护的TPU薄膜,包括基材层和设置在所述基材层上的TPU层,所述TPU层上印制有激光全息防伪图像;
所述TPU层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分:
15-30份(例如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或30份等)异氰酸酯、15-30份(例如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或30份等)异硫氰酸酯、80-120份(例如80份、82份、85份、88份、90份、92份、95份、98份、100份、102份、105份、108份、110份、112份、115份、118份或120份等)低聚物二元醇、10-20份(例如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或20份等)扩链剂和2-5份(例如2份、2.2份、2.5份、2.8份、3份、3.2份、3.5份、3.8份、4份、4.2份、4.5份、4.8份或5份等)催化剂。
本发明通过采用异硫氰酸酯在TPU材料中引入硫原子,提高了材料的折射率,异硫氰酸酯与其他原料的合理搭配,提高了材料的透明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异氰酸酯为芳香族二异氰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4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