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决外部存储设备重复扫描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5431.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1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26 | 分类号: | H04N21/426;H04N21/432;H04N21/436;H04N21/44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鲤鱼门街一号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决 外部 存储 设备 重复 扫描 方法 系统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外部存储设备重复扫描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外部存储设备在每次插入电视终端时重复全盘扫描、发现文件疑似病毒感染。所述方法包括:外部存储设备首次插入电视时,创建文件夹,给文件附上序列号、父级目录,获取详细信息并保存。当外部存储设备再次插入电视,获取文件序列号和路径信息与文件夹中存储的原始数据进行比对,匹配则不扫描,否则赋予文件序列号、父级目录,获取详细信息并保存,同时删除多余文件序列号。本发明减少了对文件的重复扫描,防止了文件被病毒感染,也进一步规范了文件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外部存储设备重复扫描的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有更多的精彩瞬间和记忆需要借助外部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进行存储,在电视上进行浏览播放,在存储设备所存储的文件不多时,电视对外部存储设备扫描时间较短,不会出现卡顿的现象,而当外部存储设备中文件越来越多,保存甚至几千上万个文件时,每次插入外部存储设备,电视都需要重新扫描文件,由于目前的文件扫描方式问题,势必导致在浏览的时候出现卡顿现象,这样不但耗费时间、消耗内存,还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当用户移动外部存储设备里的文件后,忘记了该文件存放在外部存储设备哪个目录中,或者外部存储设备文件路径被篡改(外部存储设备插入电脑后受到病毒侵入)时,需要在电视上通过一级一级点击目录来查找想要播放的文件,过程十分繁琐。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种解决外部存储设备重复扫描的方法及系统,通过扫描外部存储设备文件,发现病毒文件,赋予文件标识序列号Id和父级目录,获取文件路径、大小、名字等详细信息,在外部存储设备再次插入电视时,比对文件序列号Id等信息,若为已扫描文件,则跳过扫描,这样就节省了扫描时间,同时通过序列号Id和路径等信息比对,判断文件是否被移动或被病毒恶意篡改。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解决外部存储设备重复扫描的方法,用于解决外部存储设备在每次插入电视时重复全盘扫描,包括如下步骤:
电视系统对首次插入的外部存储设备扫描并创建第一文件夹;
电视系统扫描获取每个文件的详细信息,将扫描到的外部存储设备中的每个文件赋予序列号,记录每个文件的父级目录形成文件记录表存储到所述第一文件夹,同时建立定时路径监控;
当外部存储设备再次插入时,电视系统扫描获取外部存储设备中的每个文件的序列号,将每个文件序列号与所述文件记录表中的文件序列号进行匹配,匹配成功的文件不再扫描,否则为无序列号的文件赋予序列号,记录父级目录,获取无序列号文件的详细信息并更新所述文件记录表存储到所述第一文件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文件夹是电视系统在外部存储设备中创建的一个隐藏文件类型的缓存格式文件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所述电视系统扫描获取每个文件的详细信息,将扫描到的外部存储设备中的每个文件赋予序列号,记录父级目录并存储到所述第一文件夹,同时建立定时路径监控步骤中在所述电视系统扫描获取每个文件的详细信息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电视系统扫描外部存储设备中是否存在自动运行的文件;
当外部存储设备中存在自动运行的文件时,提示用户是否为用户建立的文件,如为用户建立的文件则继续扫描,否则,隔离该自动运行的文件并提示用户是否删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