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承载车架中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5266.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3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龙爱军;周宏涛;张俊林;周宇;李泽波;王耀华;李腾;王星;张彦斌;陈诗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冯振宁 |
地址: | 412000 湖南省株***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 车架 中段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全承载车架中段结构,包括行李舱架、过道架和后悬架安装支撑部,后悬架安装支撑部设于全承载车架中段结构端部,后悬架安装支撑部连接后桥,行李舱架包括行李舱架纵梁和行李舱架横梁,所述行李舱架纵梁和行李舱架横梁垂直相交形成具有多个矩形框架的栅格结构,还包括连接矩形框架对角线的行李舱架斜撑;过道架包括垂直相交的过道架纵梁和过道架横梁;过道架设于行李舱架上方,行李舱架纵梁和过道架纵梁之间设有立柱。在行李舱架的矩形框架对角线上设置行李舱架斜撑,同时进一步地使行李舱架斜撑与行李舱纵梁及行李舱架横梁形成“米”字型结构布置,实现了行李舱架的受力均匀可靠、承重性强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客车上的全承载车架中段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客车底盘车架一般为全承载结构,车架中段涉及行李舱、过道、后悬架安装支撑梁等部分,现有客车中段上下层平面多为“井”字型结构框架,抗扭能力弱;另现有客车行李舱中间面多为斜撑护面,不方便于两侧存取行李;连接于后悬架安装部分多为纵梁,其受力及抗拉压性能都较弱。
现有专利中,申请号为200720088386.1、发明名称为一种中段桁架式客车车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中型城市客车的中段桁架式客车车架,它采用三段式结构,前、后段为贯通纵梁结构,前、后段贯通纵梁中部用矩形钢管连接成中段桁架车架结构。
它解决了已有技术的底盘布局不合理,强度和轻量化不能兼顾,桁架设计复杂的问题,且其吸收了三段式和贯通式车架的优点,兼顾了车架的强度和轻量化,还使得底盘的布置更加的容易和合理然而其未涉及到行李舱结构的设置,而作为客车来说,行李舱是不可或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受力均匀可靠、强度高的全承载车架中段结构。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全承载车架中段结构,包括行李舱架、过道架和后悬架安装支撑部,后悬架安装支撑部设于全承载车架中段结构端部,后悬架安装支撑部连接后桥,行李舱架包括行李舱架纵梁和行李舱架横梁,所述行李舱架纵梁和行李舱架横梁垂直相交形成具有多个矩形框架的栅格结构,还包括连接矩形框架对角线的行李舱架斜撑;过道架包括垂直相交的过道架纵梁和过道架横梁;过道架设于行李舱架上方,行李舱架纵梁和过道架纵梁之间设有立柱。
进一步地,行李舱架斜撑与行李舱纵梁及行李舱架横梁形成“米”字型结构布置。
进一步地,过道架与行李舱架之间还设有加固架,加固架包括垂直相交的加固纵梁和加固横梁,立柱与加固纵梁、加固横梁紧固连接,所述加固架靠近过道架设置。
进一步地,过道架上方还设有座椅承载架,座椅承载架包括设于过道架纵梁正上方的承载架纵梁,所述承载架纵梁与过道架纵梁平行,所述立柱延伸至与承载架纵梁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过道架纵梁和过道架横梁形成的矩形框的对角线连接有过道架斜撑。
进一步地,多个过道架斜撑整体呈“W”型结构布置。
进一步地,后悬架安装支撑部包括支撑部斜撑,所述支撑部斜撑一端同时与过道架纵梁、立柱连接,支撑部斜撑另一端与后桥连接。
进一步地,后悬架安装支撑部还包括设于行李舱架纵梁侧表面和后桥之间的第一加固斜撑。
更进一步地,后悬架安装支撑部还包括设于行李舱架纵梁底部表面和后桥之间的第二加固斜撑,行李舱架纵梁底部表面与侧表面相邻且垂直相交。
再进一步地,第一加固斜撑和/或第二加固斜撑与行李舱架纵梁的连接处还设有加强板。
还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为3mm的带塞焊孔的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2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变形吸能车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混合材料白车身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