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5126.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4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尹立兵;王志文;毛振东;杨聪;张伟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06 | 分类号: | H01M4/06;H01M4/12;H01M4/36;H01M4/42;H01M6/32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刘念涛;宋国荣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电池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负极,由底层锌箔和依次连接在底层锌箔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面层锌箔构成,所述的底层锌箔为表面设有凹坑的无穿孔结构,所述的面层锌箔为网状结构;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锌箔为负极材料可制备超薄、异型结构负极,可根据不同空间结构要求进行电极设计;负极由两层或多层锌箔组成,可根据电池容量和结构设计调整锌箔层数;凹坑状和网状结构锌箔可增大反应面积,提高电流密度,适应大电流放电;底层锌箔处理后表面为凹坑状、无穿孔可阻止电解液进入双极性电极中,使其可用于双极性结构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锌银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新结构负极,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双极性锌银电池是一种采用双极性电极堆式结构,具备自激活、高比能、高比功率特点的贮备式锌氧化银电池。使用双极性单体电池组成电池堆的结构是为了取消单体电池间的连接片、其它大电流承载元件和单体电池壳等部件。同时,由于集流方向垂直于电极表面,更适合大电流密度放电,在一些功率密度要求较高的电池中有较多的引用。此种结构设计减轻了电池质量,增加电池组的比能量和比功率。
目前,锌银电池负极材料主要为锌粉,采用干压法、涂膏法、压制烧结法等成型方式制备负极。这些方法制备的负极较厚、尺寸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工艺条件的限制,工艺复杂、需控制的因素太多,工艺的差异直接影响负极电性能和储存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新结构负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负极,由底层锌箔和依次连接在底层锌箔表面的一个或多个面层锌箔构成,所述的底层锌箔为表面设有凹坑的无穿孔结构,所述的面层锌箔为网状结构。
所述的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负极,其底层锌箔1的凹坑和面层锌箔2的网孔尺寸均为φ2mm~φ5mm,比例均为50%~70%。
所述的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负极,其面层锌箔与底层锌箔之间为焊接连接。
所述的一种双极性锌银电池用负极,其多个面层锌箔的网孔彼此对应。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锌银电池用负极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a),取锌箔在其表面加工出多个凹坑,得到无穿孔结构的底层锌箔;
b),取锌箔加工成网状结构,得到面层锌箔;
c),将一个或多个面层锌箔层叠焊接在底层锌箔表面得到双极性锌银电池用负极。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负极采用锌箔材料,可制备成超薄(≥0.2mm)、异型结构的负极,可根据不同空间结构要求进行电极设计,以满足特殊空间结构电池的需求;由两层或两层以上的锌箔组成,可根据电池容量和结构设计调整锌箔层数;同时可提高负极的一致性,并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凹坑状和网状结构的锌箔可增大反应面积,提高电流密度,适应大电流放电;底层锌箔处理后表面为无穿孔、凹坑状结构可阻止电解液进入双极性电极中,使其可用于双极性结构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负极剖面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为:1—底层锌箔,2—面层锌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5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料容器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改性ABS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