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补偿收缩保坍型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4356.8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蒋亚清;潘云峰;何飞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淮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2/20;C08F220/06;C08F228/02;C04B24/1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偿 收缩 保坍型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补偿收缩保坍型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是将2~3份丙烯酸、1~2份丙烯磺酸钠、2.5~4份质量浓度60%的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30~35份烷撑烯基聚氧乙烯醚、1.5~2.5份过硫酸铵、3~5份质量浓度30%的NaOH溶液、50~60份水按照一定的工艺过程反应而成,利用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水泥铝酸钙插层水化产物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转化,实现缓释保坍和自补偿收缩,按照胶凝材料质量份的0.2%~0.5%掺入到混凝土或混凝土制品中,混凝土1小时坍落度损失小于10%,1~3天抗压强度比大于160%,28d抗压强度比达到140%~150%,28d收缩率比小于80%,显著提高了混凝土工作性和体积稳定性,适用于各类混凝土及制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自补偿收缩保坍型共聚物。
背景技术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
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8%,以木质素磺酸盐类为代表)、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14%,包括萘系、密胺系、氨基磺酸盐系、脂肪族系等)和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
高减水率聚羧酸减水剂通常保坍性能弱,而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通常较低,现有聚羧酸减水剂多通过降低水泥石孔溶液表面张力,减少混凝土收缩,不具有补偿收缩作用。
接枝共聚支链的缓释作用:新型的减水剂如聚羧酸减水剂在制备的过程中,在减水剂的分子上接枝上一些支链,该支链不仅可提供空间位阻效应,而且,在水泥水化的高碱度环境中,该支链还可慢慢被切断,从而释放出具有分散作用的多羧酸,这样就可提高水泥粒子的分散效果,并控制坍落度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补偿收缩保坍型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水剂的缓释保坍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补偿收缩保坍型共聚物,其组分以重量份计为:丙烯酸2~3份,丙烯磺酸钠1~2份,质量浓度60%的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2.5~4份,烷撑烯基聚氧乙烯醚30~35份,过硫酸铵1.5~2.5份,质量浓度30%的NaOH溶液3~5份,水50~60份;
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的分子量级为500~2500;优选为500~700;
烷撑烯基聚氧乙烯醚的分子量级为3400~6000;优选为4000~500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补偿收缩保坍型共聚物,其中,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马来酸单酯的合成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清理并烘干反应釜;
步骤2,向反应釜中投入经准确计量的甲氧基聚乙二醇,升温至甲氧基聚乙二醇完全融化;
步骤3,搅拌条件下,按照与甲氧基聚乙二醇1:1摩尔比投入马来酸酐,按照甲氧基聚乙二醇和马来酸酐总质量的0.5%~1%投入对甲苯磺酸,按照马来酸酐质量的0.3%投入对苯二酚;
步骤4,升温至138℃±5℃,反应6小时;
步骤5,降温至110℃,加水配制成60%的溶液。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自补偿收缩保坍型共聚物,使用时,按照胶凝材料质量的0.2%~0.5%掺入到砂浆、混凝土中。
一种自补偿收缩保坍型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淮安研究院,未经河海大学;河海大学淮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43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