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钢动态卷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4050.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弘;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16 | 分类号: | B21B37/16;B21B37/48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巧婵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卷机 卷取机 张力辊 带钢 卷径 控制器计算 卷径计算 程序正确性 齿轮减速比 无张力状态 比较计算 厚度计算 生产现场 实际参数 数据丢失 现场设备 运动状态 张力辊辊 带钢卷 钢带 钢卷 卷取 退线 验证 修正 核实 保存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钢动态卷径计算方法,步骤一、核实张力辊和开卷机或卷取机的齿轮减速比、张力辊辊径的实际参数,保证现场设备与参数的一致性;步骤二、根据张力辊、开卷机、卷取机、带钢的参数,控制器计算钢带的动态卷径;步骤三、通过在无张力状态用长度厚度计算方法进行辅助计算,对控制器计算的动态卷径修正;步骤四、对当前带钢卷径实际值进行非运动状态的保存,以免数据丢失;步骤五、在连退线生产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程序正确性进行实际验证,通过张力辊的实际信息和开卷机或卷取机的实际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可以实时的计算出开卷机或卷取机上当前钢卷的动态卷径,以便对该区域的速度和张力进行更好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冷热轧钢开卷或卷取,具体涉及一种带钢动态卷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钢卷开卷或卷取是冷热轧带钢生产线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卷径计算直接影响开卷机和卷取机的速度控制和区域张力控制,钢卷的实际卷径对开卷机和卷取机的惯量补偿精度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其计算精度要求很高。当前很多的方式是采用带钢长度和厚度进行直接的计算,但是在实际的开卷或卷取当中,带钢厚度的误差和带钢之间的间隙的存在会造成计算误差,在这种情况下对控制精度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带钢动态卷径计算方法,通过张力辊和开卷机或卷取机之间的带钢建立张力以后同步运行的原理,通过张力辊的实际信息和开卷机或卷取机的实际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可以实时的计算出开卷机或卷取机上当前钢卷的动态卷径,以便对该区域的速度和张力进行更好的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钢动态卷径计算方法,步骤一、核实张力辊和开卷机或卷取机的齿轮减速比、张力辊辊径的实际参数,保证现场设备与参数的一致性;步骤二、根据张力辊、开卷机、卷取机、带钢的参数,控制器计算钢带的动态卷径;步骤三、通过在无张力状态用长度厚度计算方法进行辅助计算,对控制器计算的动态卷径修正;步骤四、对当前带钢卷径实际值进行非运动状态的保存,以免数据丢失;步骤五、在连退线生产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对程序正确性进行实际验证。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属于不同情况下的切换关系。步骤二是在张力状态下的动态卷径计算。步骤三是在无张状态下根据钢卷长度厚度进行直接计算。步骤四是在静止状态下的数据存储,以便恢复动态后,数据能连续。步骤五是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四进行综合验证。张力状态下步骤二最准确,而步骤三会具有计算累积误差。但是步骤二具有局限性,就是无张状态下无法使用,但是实际当中无张状态必然存在(比如穿带、甩尾、操作人员无张点动),所以此种情况下必须采用步骤三进行计算。步骤二和步骤三是相互无扰动切换的关系。步骤三的修正值主要是解决无张状态,
该方法通过张力辊的实际信息和开卷机或卷取机的实际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实时的计算出开卷机或卷取机上当前钢卷的动态卷径。该方法所述步骤二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张力辊电机实际转速n1、张力辊齿轮减速比i1、张力辊辊径D1、带钢的厚度d计算出带钢在张力辊的运行速度V1;步骤b、根据开卷机或卷取机的数据,开卷机或卷取机电机实际转速n2、开卷机或卷取机齿轮减速比i2、开卷机或卷取机上钢卷的卷径L,计算出带钢在开卷机或卷取机的运行速度V2;步骤c、张力辊和开卷机或卷取机之间的张力建立以后,带钢在张力辊的运行速度V1和带钢在开卷机或卷取机的运行速度V2相同,计算开卷机或卷取机上钢卷的动态卷径L。所述的带钢在张力辊的运行速度V1的计算公式为带钢在开卷机或卷取机的运行速度V2的计算公式为根据计算出当前钢带实时的动态卷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40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