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操作简易的砂土空心圆柱试样制样装置及其制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3413.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娟;刘姝;陈旭宏;熊衍飞;朱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简易 砂土 空心 圆柱 试样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操作简易的砂土空心圆柱试样制样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于底座(1)之上的外模具(2)、设置于外模具(2)内的内模具(3),外模具(2)和内模具(3)之间形成用于成型试样的试样腔(21),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样装置还包括下料组件(4)、卸料压实组件(5)和夯击组件(6),
所述下料组件(4)包括设置于外模具(2)外部竖向布置的支撑杆(41)和导向杆(42),支撑杆(41)的顶部横向布置有一环形固定盘(43),导向杆(42)穿过环形固定盘(43),环形固定盘(43)的中部开设有一通孔,在环形固定盘(43)上位于通孔内转动设置有一回转盘(44),环形固定盘(43)上设置有一回转电机,回转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一蜗杆,回转盘(44)的外壁上形成有一与蜗杆相适配的涡轮部,回转盘(44)的下方设置有一漏斗(45);
所述卸料压实组件(5)包括滑动设置于导向杆(42)之上的承力板(51)、滑动设置于试样腔(21)内的环形压头(54)、固定连接于承力板(51)和环形压头(54)之间环向均布的多个传力杆(521),在环形压头(54)上环向均匀开设有多个贯穿孔(541),环形压头(54)的下端面上位于每个贯穿孔(541)内开设有锪孔部(542),每个锪孔部(542)内设置有一形状与锪孔部(542)相适配的活塞(59),位于环形压头(54)的上部设置有一连接每个活塞(59)的网架(55),每个传力杆(521)的外部滑动套设有套杆(522),所有套杆(522)的下端与网架(55)连接,所有套杆(522)的上端与一连接环(53)固定,连接环(53)上开有与传力杆匹配的穿孔,连接环(53)的下端套杆(522)外部套设有弹簧(56),每根传力杆(521)上位于对应弹簧(56)下设置有一弹簧限位杆(58);
所述夯击组件(6)包括设置于内模具(3)顶部并与其相适配的顶盖(61)、竖向固定于顶盖(61)之上带有刻度的刻度杆(62),刻度杆(62)穿过承力板(51),刻度杆(62)上滑动套设有夯击锤(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简易的砂土空心圆柱试样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头(54)的上端面上位于每个贯穿孔(541)处形成有环槽(543),贯穿孔(541)位于环槽(543)的槽底,环槽(543)的槽壁向贯穿孔(541)底部方向倾斜,相邻环槽(543)的槽壁顶部相交于一条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操作简易的砂土空心圆柱试样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头(54)的上端面上靠近外径处设置有外挡圈(545),靠近内径处设置有内挡圈(544)。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操作简易的砂土空心圆柱试样制样装置的制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设计分层压实的次数,计算每次加入的砂土量和夯实高度;
(2)、将卸料压实组件(5)沿着导向杆(42)上升一定高度,在此过程中,承力板(51)沿着导向杆(42)向上运动,承力板(51)通过传力杆(521)带动环形压头(54)向上运动,与此同时,承力板(51)通过弹簧(56)和套杆(522)带动网架(55)连同活塞(59)跟随环形压头(54)向上运动,上升高度大于此次砂土量倒入试样腔(21)后所形成的砂土(7)高度,利用夹在导向杆(42)上的固定夹固定承力板(51)竖向位置;
(3)、向漏斗(45)内加入此次对应的砂土量,回转电机动作,蜗杆通过涡轮带动整个回转盘(44)回转2~5圈,漏斗(45)内的砂土(7)均匀洒在环形压头(54)的上端面之上;
(4)、回转电机停止转动,向下拨动连接环(53),连接环(53)、套杆(522)、网架(55)下移,弹簧(56)被压缩,环形压头(54)内个各个活塞(59)下行打开锪孔部,环形压头(54)上方的砂土(7)掉入试样腔(21)的底部;
(5)、松开连接环(53),在弹簧(56)的张力作用下,各个活塞(59)复位,重新封堵环形压头(54)的锪孔部(542);
(6)、松开固定夹,卸料压实组件(5)下行,环形压头(54)底部压于试样腔(21)的砂土(7)上方;
(7)、重复下落夯击锤(63),直至承力板(51)到达刻度杆(62)上的设计高度;
(8)、重复步骤(2)至(7),直至制样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丁汉大学,未经宁波诺丁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341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