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霉抗菌织带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3007.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桑国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品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D06N3/00;C09D5/14;C09D175/04;C09D7/6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霉 抗菌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霉抗菌织带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制得混合物M1;2)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混合物M1和竹炭粉混合后干燥研磨,制得粉末M2;3)在pH为4‑6的条件下,将粉末M2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制得混合物M3;4)将聚氨酯树脂、混合物M3、纳米碳酸钙和石墨烯混合,制得涂覆物M4;5)将涂覆物M4涂覆于织带表面,制得防霉抗菌织带。本发明将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将其与竹炭粉混合后干燥研磨,将上述粉末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再将聚氨酯树脂、纳米碳酸钙和石墨烯与上述混合物混合,制得涂覆物,将上述涂覆物涂覆于织带表面,得通过上述方式制得的织带具有良好的抗菌防霉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带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防霉抗菌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织带作为一种重要的纺织材料,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而其本身主要为纺织品材料,因此,也导致其不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使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尤其是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时,其往往极易出现发霉等现象。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抗菌防霉效果,能大大提高其使用性能的防霉抗菌织带及其制备方法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织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尤其是长期在恶劣环境下使用时,其往往极易出现发霉等现象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具有较好的抗菌防霉效果,能大大提高其使用性能的防霉抗菌织带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霉抗菌织带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制得混合物M1;
2)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混合物M1和竹炭粉混合后干燥研磨,制得粉末M2;
3)在pH为4-6的条件下,将粉末M2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制得混合物M3;
4)将聚氨酯树脂、混合物M3、纳米碳酸钙和石墨烯混合,制得涂覆物M4;
5)将涂覆物M4涂覆于织带表面,制得防霉抗菌织带。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防霉抗菌织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再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其与竹炭粉混合后干燥研磨,进一步地,将上述粉末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再将聚氨酯树脂、纳米碳酸钙和石墨烯与上述混合物混合,制得涂覆物,进一步地,将上述涂覆物涂覆于织带表面,从而使得通过上述方式制得的织带具有良好的抗菌防霉性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霉抗菌织带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制得混合物M1;
2)在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混合物M1和竹炭粉混合后干燥研磨,制得粉末M2;
3)在pH为4-6的条件下,将粉末M2与硅烷偶联剂混合,制得混合物M3;
4)将聚氨酯树脂、混合物M3、纳米碳酸钙和石墨烯混合,制得涂覆物M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品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品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30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空调发热元器件的散热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柔性化生产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