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2858.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卫盟;李慧心;陈博;高晶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P5/08 | 分类号: | H01P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张国虹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层介质板 上层介质板 连续变换 同轴线 电路 过渡结构 同轴探针 焊盘 环缝 调谐 基片集成波导 同轴介质 带状线 外芯 垂直 传输电磁波 等间距排布 金属化过孔 垂直方式 集成度 焊接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包括:下层介质板、上层介质板、焊盘、同轴介质外芯、同轴探针、调谐环缝和连续变换电路。连续变换电路夹在上层介质板和下层介质板中间。在连续变化电路的周围等间距排布金属化过孔。同轴探针从下层介质板的底部插入,穿过下层介质板、连续变换电路和上层介质板后与位于上层介质板顶部的焊盘焊接。同轴介质外芯包裹住同轴探针未插入下层介质板的部分。调谐环缝位于焊盘外侧。本发明通过加入调节环缝和连续变换电路,使同轴线和基片集成波导以垂直方式连接,并良好传输电磁波,提高了基片集成波导到同轴线过渡结构的结构强度以及集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状线到同轴线的过渡结构,特别是一种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
背景技术
带状线是一种低损耗、无色散的低成本电磁波传输线形式,广泛应用于现代微波系统当中。为了给带状线馈电,常需要利用过渡结构将带状线与同轴线相连。常用的带状线到同轴线的过渡结构是水平过渡结构,既带状线和同轴线在一个水平面上。但是,这种过渡结构的结构强度不高,容易损坏,并且集成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解决现有技术结构强度低,容易损坏,集成度低的问题。
一种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包括:下层介质板、上层介质板、焊盘、同轴介质外芯和同轴探针,还包括:调谐环缝和连续变换电路。下层介质板的底面覆铜。上层介质板位于下层介质板上方,上层介质板的顶面覆铜。连续变换电路夹在上层介质板和下层介质板中间。在连续变化电路的周围等间距排布金属化过孔,金属化过孔的底部与下层介质板的底部覆铜相连,金属化过孔的顶部与上层介质板的顶部覆铜相连。同轴探针从下层介质板的底部插入,穿过下层介质板、连续变换电路和上层介质板后与位于上层介质板顶部的焊盘焊接。同轴介质外芯包裹住同轴探针未插入下层介质板的部分。调谐环缝位于焊盘外侧。
更优的,连续变换电路由多个宽度渐变、长度为1/4波导波长的电路组成。
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在工作时,电磁波通过同轴介质外芯进入下层介质板,同轴探针激励连续变换电路,并沿金属化过孔排布方向传播。通过设计调谐环缝的内径和外径的尺寸,以及连续变换电路的每一段电路的宽度,完成过渡结构中电磁波的传输与匹配。
本结构通过在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中加入调节环缝和连续变换电路,使同轴线和带状线可以以垂直方式连接,并良好传输电磁波,提高了带状线到同轴线过渡结构的结构强度以及集成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的结构图。
1.下层介质板 2.上层介质板 3.焊盘 4.调谐环缝 5.同轴介质外芯
6.同轴探针 7.连续变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包括:下层介质板1、上层介质板2、焊盘3、同轴介质外芯5和同轴探针6,还包括:调谐环缝4和连续变换电路7。下层介质板1的底面覆铜。上层介质板2位于下层介质板1上方,上层介质板2的顶面覆铜。连续变换电路7夹在上层介质板2和下层介质板1中间。在连续变化电路7的周围等间距排布金属化过孔,金属化过孔的底部与下层介质板1的底部覆铜相连,金属化过孔的顶部与上层介质板2的顶部覆铜相连。同轴探针6从下层介质板1的底部插入,穿过下层介质板1、连续变换电路7和上层介质板2后与位于上层介质板2顶部的焊盘3焊接。同轴介质外芯5包裹住同轴探针6未插入下层介质板1的部分。调谐环缝4位于焊盘3外侧。连续变换电路7由多个宽度渐变、长度为1/4波导波长的电路组成。
带状线到同轴线的垂直过渡结构在工作时,电磁波通过同轴介质外芯5进入下层介质板1,同轴探针6激励连续变换电路7,并沿金属化过孔排布方向传播。通过设计调谐环缝4的内径和外径的尺寸,以及连续变换电路7的每一段电路的宽度,完成过渡结构中电磁波的传输与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遥感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28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共面波导的周期性慢波传输线单元
- 下一篇:腔体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