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训练序列的FPGA多通道串行数据动态对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2686.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钱芸生;唐小东;沈家炜;倪苏涵;周晓瑜;王逸伦;张雨程;刘桂鹏;李萍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对齐 多通道 对齐 高速串行数据 并行数据 串行数据 通道对齐 训练序列 外部环境变化 并行操作 传输系统 高速数据 可靠传输 可移植性 数据中心 通道时钟 通道输出 通道数据 物理状态 字节对齐 偏移量 时钟线 位操作 字对齐 锁存 延时 输出 检测 灵活 保证 | ||
1.一种基于训练序列的FPGA多通道串行数据动态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各通道高速串行数据进行串行转并行操作;
步骤2、检测并补偿各通道时钟锁存边沿与数据中心的偏移量,进行位对齐;
步骤3、对输出的并行数据进行滑位操作,进行字对齐;
步骤4、将各通道输出的并行数据进行相同延时,进行通道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训练序列的FPGA多通道串行数据动态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检测并补偿各通道时钟锁存边沿与数据中心的偏移量,进行位对齐,具体过程为:
步骤2-1、配置数据发送端持续输出训练序列,对各通道串行数据进行延时操作,延时单位小于当前位数据周期的十分之一,并记录延时单位个数;
步骤2-2、对步骤1输出的并行数据进行连续检测,若前一个数据与当前数据不同,则记录此时的延时单位个数cnt_delay1;
步骤2-3、在步骤2-2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延时单位个数,直到检测出第二次连续两个数据不同时,记录此时的延时单位个数cnt_delay2;
步骤2-4、在步骤2-3的基础上,将各数据通道延时单位个数复位到0;
步骤2-5、将延时单位个数增加到cnt_delay_center,此时锁存时钟的锁存沿与数据通道的位数据中心对齐,实现了位对齐;其中,cnt_delay_center为(cnt_delay1+cnt_delay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训练序列的FPGA多通道串行数据动态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对输出的并行数据进行滑位操作,进行字对齐,步骤如下:
步骤3-1、完成步骤2操作实现位对齐后,对步骤1输出的并行数据与training_word进行比较,其中training_word为数据发送端定义的固定字格式;
步骤3-2、若当前并行数据与training_word不相同,则进行一次滑位操作,继续检测当前并行数据与training_word是否相同;
步骤3-3、若当前并行数据与training_word相同,则结束滑位操作,实现字对齐,否则返回步骤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训练序列的FPGA多通道串行数据动态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将各通道输出的并行数据进行相同延时,进行通道对齐,步骤如下:
步骤4-1、完成步骤3操作实现字对齐后,配置数据发送端发送一个字节的training_word,并设置计数器cnt为0,每输出一个并行数据cnt便自加1;
步骤4-2、对各通道当前输出并行数据进行检测,若当前并行数据等于training_word,则比较当前计数器cnt是否等于N,N为预先定义的延迟周期数;
步骤4-3、若各个通道的计数器cnt等于N,则结束通道对齐操作,并配置数据发送端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否则对当前并行数据延迟一个并行数据周期,并返回步骤4-1。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于训练序列的FPGA多通道串行数据动态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的处理硬件平台为FPGA。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基于训练序列的FPGA多通道串行数据动态对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通道串行数据为图像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26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广播终端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SDH传输IEC61588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