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析仪反应池中测试样本的混匀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2317.4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9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许焕樟;刘治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B01J4/00;B01F5/10;B01F5/00;G01N21/7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王利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池 光学测量模块 试剂入口 样本通道 胶管 测试样本 混匀装置 废液口 分析仪 反应池内腔 管路连接 混匀效果 连接反应 添加试剂 位置设计 样本液体 装置操作 压管阀 废液 管阀 混匀 松开 推入 吸出 压紧 有压 样本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析仪反应池中测试样本的混匀装置,其包括反应池、光学测量模块、以及连接反应池和光学测量模块的胶管;所述反应池上有多个试剂入口,正下方设计有废液口,在所述试剂入口下方,靠近反应池内腔底部的位置设计有样本通道,所述试剂入口用于添加试剂到反应池中,所述废液口连接废液模块,所述样本通道和光学测量模块通过管路连接;在连接样本通道和光学测量模块的胶管上设置有压管阀,所述压管阀通过多次压紧和松开所述胶管实现多次将样本液体吸出反应池并推入反应池。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操作简单,反应池结构设计简单,且混匀效果好。本发明还一共一种混匀样本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分析仪反应池中测试样本的混匀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涉及液路管路系统的医疗器械,即吸取待测样本添加到内部反应池(杯)中反应孵育之后再进行相关参数测试的器械,如血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生化仪等,需要将样本添加到反应池中,为了能充分反应,保证器械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样本和相应的试剂混合后必须得到混匀,混匀的程度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目前使用在器械混匀样本和相应的试剂混合液的方法有3种:气泡混匀、搅拌混匀及射流混匀。
如图1所示,气泡混匀流行的方式是使用气泵将空气打入一个密闭的压力罐,产生一定的正压,此过程称为建正压,在建正压过程中,通过胶管和压力罐连接的传感器时刻监控压力罐内的压力状态直到实现合适的目标压力值为止。建正压结束后,通过管路连接压力罐和反应池的电磁阀使用间断性通断电的方式,在反应池1产生气泡,气泡从下往上走,已达到混匀样本的目的。气泡混匀的另一种方式为使用较大容量的注射器(注射泵),通过柱塞的运动压缩自身和管路内部的空气,并配合安装在注射器(注射泵)和反应池之间的电磁阀间断性通断电,以在反应池中形成气泡,混匀样本,如中国专利CN 104297023所述。
搅拌混匀的方式是电机M和搅拌杆刚性连接,搅拌杆在反应池1内部并浸入到样本混合液中,通过电机的旋转运动,搅拌杆也相应的旋转,从而搅动反应池中的样本混合液,已到达混匀的目的。如图2所示。
射流混匀,也称为旋涡混匀,设计特殊的反应池1,其特点是试剂入口11和反应池内壁相切,试剂通过定量泵或注射器,经过试剂入口高速的加入到反应池,并在反应池中产生液体旋涡,利用旋涡将样本和试剂混合液混匀。如图3所示。
以上三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气泡混匀方式能很好的将反应池中的样本混合液混匀,其最大的缺点是气泡混匀的过程中会导致样本混合液表面产生泡沫,泡沫随着气泡的个数往上升,爬升到没有样本的反应池上部,尤其是成分包含表面活性剂的试剂,泡沫爬升现象更明显、更严重,不能避免的是试剂一般都添加了表面活性剂,泡沫爬升会带来携带污染,若清洗不佳会影响下一个样本的测试结果,并且器械使用时间长了,会在反应池上部产生结晶,结晶脱落亦会影响测试结果,并且极可能导致液路管路系统中电磁阀、泵堵塞卡滞。
搅拌混匀效果也不错,但使用场合有限,搅拌混匀方式的重要部件为能产生旋转运动的搅拌电机,因反应池结构的限制,搅拌电机即相应机构只能设计在反应池上方,这样就导致搅拌混匀方式不能用在依靠将采样针(功能是吸取和分配样本)伸入到反应池中分配样本的器械中。
射流混匀的缺点是对反应池试剂入口的结构设计要求极高,匀混效果极易受试剂入口和试剂打液速度的影响。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分析仪反应池中测试样本的混匀装置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混匀方法对于反应池的结构设计要求高、测试效果受影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23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取样的高效反应釜
- 下一篇:填料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