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IMS业务盗打国际长途的自动识别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2293.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1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彪;王守初;马辉;李宏勋;王珂;崔广维;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12 | 分类号: | H04W12/12;H04W24/04;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ms 业务 国际 长途 自动识别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对IMS业务盗打国际长途的自动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预设时间周期,获取国际关口局的结算话单,所述结算话单包括拨打国际长途的IMS号码和每一个目标通话的特征信息;
对于所述结算话单中的任一个目标通话,将所述目标通话的特征信息与设定的盗打特征库进行比对,判断所述IMS号码是否发生盗打行为;
若确认所述IMS号码发生盗打行为,则向监控端报告所述IMS号码的盗打行为;
其中,所述特征信息包括通话时间、结束时间、对方号码和对方号码归属地;所述设定的盗打特征库是预先收集整理的对IMS业务盗打国际长途的行为的特征数据库;
相应地,所述对于所述结算话单中的任一个目标通话,将所述目标通话的特征信息与设定的盗打特征库进行比对,判断所述IMS号码是否发生盗打行为,具体包括:
对于所述目标通话,根据所述目标通话的通话时间和结束时间,获取通话时长;
将所述通话时长、对方号码和对方号码归属地与设定的盗打特征库进行特征数据比对,所述特征数据包括通话时长、拨打所述对方号码的通话频次、对方号码之间的相似度以及所述对方号码归属地为欺诈发生地的表征数据,所述表征数据用于指示所述对方号码归属地为欺诈发生地的可能性高低的数值;
判断所述特征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盗打门限,以确认所述目标通话是否为盗打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认所述IMS号码发生盗打行为,向所述IMS号码所属的IMS平台发送停机指令,以对所述IMS号码进行停机处理,以限制所述IMS号码拨打国际长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确认所述IMS号码发生盗打行为,则向监控端报告所述IMS号码的盗打行为,具体包括:
若确认所述IMS号码发生盗打行为,则向所述IMS号码所属的业务支撑系统获取身份信息,所述身份信息包括:所述IMS号码的入网时间、当前余额、归属运营单位、归属集团单位、客户经理信息、集团联系人信息及历史消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向监控端报告所述IMS号码的盗打行为及所述IMS号码的身份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特征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盗打门限,以确认所述目标通话是否为盗打行为,具体包括:
根据通话时长、通话频次、对方号码的相似度以及对方号码归属地是否为欺诈发生地,设定多个不同的盗打门限范围;
基于所述多个不同的盗打门限,判断所述特征数据所在的盗打门限范围,并根据所述所在的盗打门限范围确定所述盗打行为的严重程度;
相应的,所述向监控端报告所述IMS号码的盗打行为,还包括:
向监控端报告所述IMS号码的盗打行为的严重程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监控端报告所述IMS号码的盗打行为,具体包括:
通过短信方式向监控端报告所述IMS号码的盗打行为,所述监控端为用于监控盗打行为的电子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IMS号码所属的IMS平台发送停机指令,以对所述IMS号码进行停机处理,限制所述IMS号码拨打国际长途,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IMS号码所属的业务支撑系统发送更新号码状态请求,以将所述IMS号码的状态更新为停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229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