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树脂粉的回收系统和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1798.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0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洪波;周文博;刘晓文;刘荣辉;王炜;陈岩贽;温勇;程海娜;彭晶;陈静;薛璟婷;田壮;葛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04;C12M1/00;C12N1/36;C12N1/20;C22B7/00;C22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地址: | 41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粉 回收系统 回收 浸出 盐浸 微生物培养装置 资源循环利用 固液分离机 铜回收装置 微生物培养 沉降阶段 沉降装置 干燥阶段 干燥装置 浸出装置 氯化钠盐 生产效率 洗涤阶段 洗涤装置 铜回收 无害化 去除 生产成本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树脂粉的回收系统,包括微生物培养装置、浸出装置、沉降装置、铜回收装置、盐浸装置、沉铅装置、洗涤装置、干燥装置和固液分离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废树脂粉的回收方法,包括微生物培养阶段,浸出阶段,沉降阶段,铜回收阶段,盐浸阶段、沉铅阶段、洗涤阶段和干燥阶段。本发明缩短了废树脂粉生物浸铜的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用氯化钠盐浸,能有效去除废树脂粉中的铅,并将铅单独回收,浸出残渣无害化程度高,此外,本发明的资源循环利用,节约了资源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法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树脂粉的回收系统和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废旧电子产品的数量与日俱增,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印刷电路板、覆铜板边角料等。覆铜板是电子工业的原料,其结构包括了基板、铜箔、覆铜板粘合剂等,由木浆纸或玻纤布等作增强材料,浸以树脂,单面或双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覆铜板除了制作成电路板,还可以用于电视机、收音机、电脑、计算机、移动通讯等电子产品。目前机械分选废覆铜板边角料主要处理方法,是利用物质间的物理性质差异(如密度、电性、磁性、形状及表面性质等)来实现不同物质的分离,回收其中金属铜后,但仍然产生大量的废树脂粉,多数作为废弃物处理处置,未曾有效利用其中金属和非金属成分。此类废覆铜板、印刷线路板、电路板破碎分选回收金属后产生的废树脂粉通常含有0.5-2.0%的铜及0.1-1.0%的铅,造成后续再制造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其应用,且根据浸出毒性特性被列为鉴定为国家危险固废,不适宜做填埋处理。考虑到其中铜含量也高于平均可开发水平,如果能将其中的金属进行分离回收,既能获得金属,又能提高非金属成分作为填充材料的价值。目前废树脂粉只能采用湿法浸出的方法进行处理,但采用传统酸浸和氨浸虽然能达到提铜的目的,但成本高,试剂消耗量较大,且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在湿法浸出技术中,微生物冶金工艺以成本低、工艺简单、反应温和和环境友好等特点而备受关注。中国专利文献CN201880729U公开了一种废弃印刷线路板回收处理装置,该装置采用滚筒设计,解决了颗粒间叠加易沉降的问题,采用Acidithiobacillusferroxidans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生物浸提时间为3-10天,浸出液中铜含量达3.5g/L,但该文献没有具体物料组分分析,未提及浸出率,且浸出周期过长。
中国专利文献CN102218437A公布了一种废弃线路板的回收方法,破碎的线路板经破碎和重选后获得铜粒和尾渣,尾渣再经粉碎重选得到铜粉和非金属粉,非金属粉加入硫酸,调节pH值至1.5-3.5,以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为种液进行生物浸出,浸出液再经过萃取电积获得阴极铜,剩余残渣可作为一种复合材料。该法对含铜量0.2-0.4%的非金属粉末进行生物浸出,固液比为1:6-1:3,浸出时间24-48小时,获得了含铜量为0.05-0.07%的玻纤树脂复合材料。但该工艺仍为分批进行的生物浸出,且菌种单一,且浸出周期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树脂粉的回收系统和回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树脂粉的回收系统,包括微生物培养装置、浸出装置、沉降装置、铜回收装置、盐浸装置、沉铅装置、洗涤装置、干燥装置和固液分离机;
所述微生物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槽,所述培养槽内设置有曝气组件、pH控制组件、温控组件和挂膜填料组件,得到的微生物培养液进入浸出装置;
所述浸出装置包括浸出槽,所述浸出槽内设置有曝气组件、pH控制组件、温控组件和搅拌桨,浸出后的物质进入沉降装置;
所述沉降装置包括沉降槽,沉降后的含铜上清液进入铜回收装置,沉降后含铅沉降渣进入固液分离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南大学;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17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