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1772.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20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景希玮;徐健;王绍华;冯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固新能(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83/01;C08F283/04;C08F226/10;C01B32/174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分散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分散剂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饱和大单体A聚合制备获得。本发明公开的碳纳米管分散剂具有分散效果好、稳定性佳、制备工艺简单、结构可控的优点,可应用于碳纳米管的分散领域,还可用作其他领域的分散剂、悬浮剂、稳定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分散碳纳米管的分散剂;本发明还涉及前述碳纳米管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碳纳米管(CNTs)自从1991年发现以来,以其优异的化学特性、力学性能、热性能、光性能、电性能等一直受到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碳纳米管为管状纳米材料,具有极大的长径比和比表面积,同时CNTs之间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使其极易发生缠绕团聚等现象,因此在基体中难以分散,进而严重制约了产品的性能。因此,要发挥出CNTs的优异性能,如何均匀稳定地分散CNTs是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利用强氧化性酸可改变CNTs表面结构,在其表面接入其他官能团,可通过对表面的化学改性,增强CNTs与分散介质的相容性,进而有利于得到均匀稳定的分散液。但是该方法破坏了CNTs的表面结构,导致管壁之间不能有序排列,使其导电性、电磁性、力学性能等均出现显著降低。国内外大量文献和专利报道可采用非共价处理的方法对CNTs进行分散,即利用特殊结构的分散剂与CNTs相作用,实现定向排列和稳定分布,增强CNTs在分散介质中的分散性。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CN 101773801 A提出以生物分子分散碳纳米管,其在不破坏碳纳米管结构的情况下可实现对CNTs的分散,然而该类生物基分散剂生产工艺复杂,且不易得到,成本昂贵。江南大学CN 106587013 A设计出一种开关型分散剂,其可在水溶液中分散CNTs,但是该分散剂在使用过程中需通入氮气、空气或加热分解,使用方法复杂,并且只可在水溶液中分散,应用条件较局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可控、成本经济且能稳定分散CNTs的分散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碳纳米管分散剂,是由N-乙烯基吡咯烷酮、不饱和大单体A聚合制备获得,其中不饱和大单体A结构通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R1为H或者C1-C4的烷基;W为-CH2-、-CH2CH2-、-CH2CH2CH2-、-OCH2CH2CH2CH2-或者基团;X为O或NH,n为1-100的整数;Z为H、烷氧基或R2为C1-C20的烷基;
Y为聚醚、聚酯或聚酰胺,结构通式分别如式Ⅱ、III、Ⅳ所示:
其中,k和m为0-100的整数,且k和m不同时为0;R3、R4、R5、R6、R7和R8为C1-C18的亚烷基、C1-C24的芳基或芳基亚烷基;p、q、s和t为1-100的整数;
不饱和大单体A为式Ⅰ结构通式中各结构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单体A与不饱和大单体A的摩尔比为1:1~3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固新能(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固新能(上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1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