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91531.8 | 申请日: | 2017-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3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 发明(设计)人: | 蒋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宜泰碳纤维织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3/38 | 分类号: | C25D3/38;C25D7/06;C25D5/5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杜振军 |
| 地址: | 21421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镀层 表面电镀 种碳纤维 碳纤维 致密 材料处理技术 液相氧化处理 导电性 电阻减小 界面结合 紧密包裹 气相氧化 碳纤维束 纤维表面 电镀 电镀铜 除胶 结块 薄膜 还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工艺,属于材料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除胶处理;(2)气相氧化处理;(3)液相氧化处理;(4)电镀铜处理;(5)还原。本发明使碳纤维束内的每根纤维表面获得了连续均匀的镀层,电阻减小,导电性明显增加,且碳纤维和镀层之间的界面结合良好,镀层犹如一层致密的薄膜紧密包裹在碳纤维上,避免了电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黑心”和“结块”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工艺。
背景技术
碳纤维是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型增强材料,具有低密度、低热膨胀系数、高比模量、良好的润滑性等一系列优点,在复合材料领域里有着广泛的应用。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更是综合了铜的良好导电、导热性及碳纤维的优点。然而铜碳之间既不反映也不润湿,直接复合效果差,因为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材料,更要解决好碳纤维与铜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问题。
目前,为了改善碳纤维与铜基体之间的润湿性,提高界面结合强度,主要采取化学气象沉积、物理气象沉积、电镀、化学镀等方法,其中化学气象沉积法和物理气象沉积法所需设备昂贵、生产周期较长;化学镀法工艺过程复杂、镀层的稳定性不高;电镀法虽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等特点,但碳纤维毕竟不是良导体,且每束碳纤维含的单丝数量巨大,由于碳丝聚集屏蔽了电场的电力线,电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电镀不均匀、“黑心”和“结块”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工艺,以得到电镀均匀、导电性能好、镀层结合力强的镀铜碳纤维,避免了电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黑心”和“结块”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除胶处理:将碳纤维放入丙酮溶液中浸泡2-3小时,去除碳纤维表面的保护胶。
(2)气相氧化处理:将除胶后的碳纤维放入420℃的马沸炉中氧化处理,时间为15-20小时,然后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3)液相氧化处理:将气相氧化处理后的碳纤维放入浓硝酸中浸泡15小时,然后取出清洗干净并干燥。
(4)电镀铜处理:经上述表面除胶和气相-液相联合氧化处理的碳纤维,放入柠檬酸盐电镀溶液中进行电沉积。
(5)还原:以30g/L次亚磷酸钠溶液为还原液,将残留在碳纤维表面除铜以外的其他金属进行还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丙酮溶液为6%质量分数的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柠檬酸盐电镀溶液的配方如下:
硫酸铜 180g/L
硫酸葡萄糖 30-50g/L
磷酸钾柠檬 40-55 g/L
酸氨硫酸盐 65-85 g/L。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碳纤维束内的每根纤维表面获得了连续均匀的镀层,电阻减小,导电性明显增加,且碳纤维和镀层之间的界面结合良好,镀层犹如一层致密的薄膜紧密包裹在碳纤维上,避免了电镀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黑心”和“结块”现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碳纤维表面电镀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除胶处理:将碳纤维放入质量分数为6%的丙酮溶液中浸泡2小时,去除碳纤维表面的保护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宜泰碳纤维织造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宜泰碳纤维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1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烘干冷却生箔装置
- 下一篇:压铸模具的表面涂层及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