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厕所快速查找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1163.7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7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张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7C9/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黄海丽 |
地址: | 250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查找 通信模块 云服务器 物联网 解锁 上传 社会服务功能 智能控制模块 状态监测模块 电磁锁开关 控制模块 路径引导 模块采集 实时查看 系统推荐 清洁 电磁锁 二维码 管理端 用户端 智能化 智能锁 按键 可用 服务器 搜索 数据库 采集 应用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厕所快速查找系统及方法,包括智能锁模块、智能控制模块、云服务器、数据库、用户端、管理端。通过电磁锁开关状态监测模块对电磁锁状态进行采集,再由控制模块的通信模块上传至云服务器,从而实现用户和管理可以实时查看状态信息;通过GPS/BD模块采集位置信息,再由通信模块上传至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应用搜索附近,或者通过系统推荐附近可用厕所信息,通过路径引导到达目的厕所,通过二维码或编码解锁;通过RFID模块,清洁人员在无人使用厕所的情况下,可以对厕所进行清洁;厕所内通过按键解锁。不仅完善了公共厕所的实用性,提高了公共厕所的社会服务功能,实现了公共厕所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厕所快速查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包含三大特点:一是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二是可靠传递,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三是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随之,智能生活方式应运而生。
在智能物联网领域中,目前已经出现了共享出行方式,如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但都仅仅是针对于出行方式的便捷性服务。还未出现过类似共享公共厕所的服务系统,基于GPS/BD定位的公共厕所智能解锁系统,在外出旅行、公园游玩、景点游览等场景下将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管理方,可以智能化统一查看、控制各个厕所信息,便于打扫与管理;对于用户,可以便捷地搜索及使用系统推荐等方法直接获取附近公共厕所信息,路径引导,快速实现需求。如果将这些技术服务于社会,必然成为推动现实世界社会服务的一个巨大动力。
现有的公共场所的公共厕所都是需要通过标识指引或询问等方式获知,一方面,大多数时候难以满足紧急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如获取的信息无效,又或是获取的地点过远,难以到达。目前,还没有应用在智能公共厕所的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厕所快速查找系统及方法,解决现在传统方式仅能根据标识或询问的方式而寻找公共厕所出现的问题;
基于物联网的公共厕所快速查找系统,包括:
智能锁模块,所述智能锁模块安装在公共厕所的门上,用于检测公共厕所门的开闭情况,并将开闭情况通过智能控制模块实时上传给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将每个公共厕所门的开闭情况存储到数据库中,并根据公共厕所门的开闭情况判断厕所使用状态信息,所述云服务器根据移动终端或PC端的查询请求,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每个公共厕所的使用状态发送给移动终端或PC端。
根据公共厕所门的开闭情况判断厕所使用状态信息:
如果公共厕所门从内按键解锁打开后关闭,则厕所使用状态为未使用;
如果公共厕所门从外二维码或编码解锁打开后关闭,则厕所使用状态为正在被使用。
所述智能锁模块,包括:电磁锁,所述电磁锁与电磁锁开关状态监测模块连接,所述电磁锁开关状态监测模块与智能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磁锁通过第一变压器与电源连接,所述电源配有蓄电池,所述电磁锁与按键连接。
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与电磁锁开关监测模块和电磁锁连接,所述微处理通过第二变压器与电源连接,所述微处理器还分别与GPS/BD模块、射频模块和移动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射频模块与射频卡通信。
所述移动通信模块与云服务器通信,所述云服务器与数据库通信;
所述云服务器还分别与移动终端和PC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1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