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极限值预标定的自动报警输液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0671.3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姣容;王菊容;姜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姣容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限值 标定 自动 报警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尤其是一种极限值预标定的自动报警输液架。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内多数点滴架为一个单一的架子上设置有输液挂钩,而往往在实际生活中,病人挂点滴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段时间病人往往会打瞌睡,且在输液过程中患者难免需要上厕所,如果患者身边没有家属,往往会比较麻烦。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传感元器件的推广,在本技术领域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报警装置。当前的输液智能报警装置,其结构大多是通过重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等精密电子元器件对输液袋(瓶)的质量变化进行监控,在智能监控过程中是,是通过监控输液袋(瓶)中残液量,当残液量达到限定值时自动报警。因为当前各注射液生产厂家虽然储液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容器的形状、容器自身重量却并不统一,临床上存在多种规格的输液袋(瓶)共存共用的情况。在这种环境下,无论是通过重量传感器还是残液液位传感器,都只适用于某一特定储液容器直接标定,如果多种规格的输液袋(瓶)共存共用,则需要通过复杂的设定程序针对每一容器单独设定极限值,通过逻辑指令达到智能报警的目的,无疑加重了逻辑电路(芯片)的复杂程度,人机界面不友好,且电子元器件本身非常精密,故障率高,生产制造成本高,一旦出现故障,医护人员无法立即进行修复,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
本发明针对这一技术问题,试图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对储液容器的残液量预先标定,监控输液容器位置的变化,达到输液前临时标定的极限值时接通电路自动报警,降低使用生产成本,无需精密复杂的电子元器件,实现操作简单、维护方便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极限值预标定的自动报警输液架,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利用容错率高的简单机械结构侦测位移变量,实现注射液残量达到极限值时自动接通电气通路、自动报警的目的,解决多种不同规格注射液容器在临床上共存时残液量标定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极限值预标定的自动报警输液架,包括底座、升降套筒、连接板、挂板、伸缩装置、报警装置和输液挂钩,所述底座底部设有带脚刹的万向轮,底座上端面安装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侧壁设有定高旋钮,所述连接板安装于升降套筒的上端部,所述挂板安装于连接板的上端部;
底座的底部所采用的带脚刹的万向轮属于公知技术,底座上端安装的升降套筒,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采用气缸、电动升降杆或其它任何适用的现有技术,不做赘述。升降套筒安装在底座上并加以固定,连接板下端采用螺栓或其它固定方式与升降套筒的上端部固定,挂板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上端,均可采用现有公知技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采用任何适用的已知工具、部件安装固定均可。采用公知技术将底座、升降套筒、连接板、挂板安装组合固定后,即得到了主体承载支架。
所述挂板的下端面相对于连接板对称设有四个铰接柱,四个铰接柱位于同一直线上,铰接柱的端部设有榫槽,所述伸缩装置由套筒、复位弹簧和伸缩杆组成,所述套筒为圆筒状结构体,套筒上端部封闭且设有与榫槽相适匹配的榫头,所述榫槽与榫头通过第一铰轴铰接,所述套筒下端部开口且伸缩杆一端伸入套筒内滑动相适,套筒内部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套筒内部底面、伸缩杆伸入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位于连接板同侧的两根伸缩杆外露于套筒的一端通过第二铰轴铰接,所述输液挂钩也铰接于第二铰轴;
四根铰接柱、四个套筒、四根复位弹簧、四根伸缩杆、两个输液挂钩,分别采用同一形制和材质,在现有技术能力下,其重量、形状、重心所在位置的微小差异在本案的实施环境中均可忽略,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足以清晰无误地理解的。
铰接柱为圆柱状结构体,四个铰接柱排布在一条直线上,且两侧对称分布,四个铰接柱的轴心线因此排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保证了整体结构的两侧受力不同时不会发生扭曲。
套筒上端部的榫头与铰接柱端部的榫槽通过第一铰轴铰接,从而使得套筒可绕第一铰轴旋转。
套筒为圆筒状结构,伸缩杆一端伸入套筒并通过复位弹簧连接在套筒内部底面上,当伸缩杆受外力向外运动时,复位弹簧对伸缩杆提供反向拉力,作为复位机构使用。
位于连接板同侧的两根伸缩杆通过第二铰轴铰接,第二铰轴上连接的输液挂钩受力下拉时,两根伸缩杆在第二铰轴的作用下相对反向转动,夹角变小,套筒内的复位弹簧被拉伸,在此过程中套筒也会随之绕第一铰轴旋转,第二铰轴高度降低。当输液挂钩所受的拉力变小时,复位弹簧收缩,与此同时两根伸缩杆、两根套筒分别绕第二转轴、第一转轴反向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姣容,未经王姣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