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洞口设计方法、存储设备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0349.0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7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巧夺天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徽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05 | 代理人: | 李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墙体 洞口 设计 方法 存储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计工具软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洞口设计方法、存储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有的施工设计中,设计师通常都会应用现有的建筑装饰领域的设计工具软件进行设计,并据此生成最终以电子化数据的形式呈现的设计结果。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
在基于现有的BIM建筑设计工具进行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建筑装饰软件,没有进行洞口定义。
2)、现有的建筑装饰软件,不能根据开洞自动统计工程量且生成工程清单。
3)、现有的建筑装饰软件,不能原有墙体洞口填充的时候,统计工程量且生成工程清单。
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洞口设计方法、存储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现有BIM设计软件工具在进行洞口结构设计时,缺少洞口定义及无法根据情况自动统计开洞工程量和生成工程清单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洞口设计方法,包括:
在BIM软件的工作界面内,自动加载并显示三维建筑模型;
接收用户的工具选择指令,确定并启动用户选择使用的洞口工具;
根据用户的写入指令,确定用户写入的属性参数,或者根据用户的参数选择指令,确定用户从预设材料库中选择的属性参数;
根据用户写入的属性参数或者用户从预设材料库中选择的属性参数,自动生成并显示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墙体洞口设计状态图。
可选的,所述属性参数包括:洞口属性参数和洞口设置参数;
所述洞口属性参数包括:原有洞口属性参数和新建洞口属性参数;
所述洞口设置参数包括:洞口编辑参数和洞口格式参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用户的写入指令,确定用户写入的属性参数,或者根据用户的参数选择指令,确定用户从预设材料库中选择的属性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用户选择的原有洞口属性参数对三维建立模型的原有墙壁上的选定原有洞口;
或者,根据用户选择的新建洞口属性参数在三维建立模型的原有墙壁或新建墙壁上创建新洞口。
可选的,所述洞口编辑参数包括:洞口填充选项、洞口取消选项;
所述洞口格式参数包括:洞口移动选项;
其中,所述洞口填充选项位于所述原有洞口属性参数选项下。
可选的,所述原有洞口属性参数和新建洞口属性参数选项下均包括以下写入或选择项:
洞口编号设置、洞口名称设置、洞口底标高设置、洞口厚度设置和洞口形状设置;
所述新建洞口属性参数选项下还包括:
过梁结构设置和门柱结构设置。
可选的,所述自动生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洞口设计状态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用户选择原有洞口属性参数,并在选择洞口填充选项对原有洞口进行填充操作后,根据所述原有洞口的属性参数,自动统计所述原有洞口的工程量和工程清单。
可选的,所述自动生成所述三维建筑模型的洞口设计状态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当用户选择新建洞口属性参数,并根据用户写入的新建洞口属性参数或者用户从预设材料库中选择的新建洞口属性参数生成新建洞口结构状态图后,自动统计所述新建洞口的工程量和工程清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存储设备,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所述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洞口设计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洞口设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设备;
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洞口设计方法;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设备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墙体洞口设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巧夺天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巧夺天宫(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3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