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船舶燃气管路的双壁管及其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90121.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7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段斌;钱强;王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33 | 分类号: | F16L9/133 |
代理公司: | 31105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管 夹层 内圈 支架 外圈夹层 内壁 内管 双壁管 燃气管路 外壁 冲击能量吸收率 支架长度方向 阻尼减震性能 船舶 泡沫铝材料 同心圆环形 隔音降噪 耐腐蚀性 同轴设置 粘结固定 耐高温 耐候性 易加工 支架套 中支架 上夹 上套 套箍 通孔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船舶燃气管路的双壁管,该双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同轴设置,在外管和内管之间套设有支架,在外管的内壁上敷设有外圈夹层,外圈夹层和外管的内壁之间粘结固定,在内管上套设有内圈夹层,支架套设在内圈夹层上,支架的内壁与内圈夹层的外壁相接触,支架的外壁与外圈夹层的内壁相接触,在所述支架上沿支架长度方向上夹设有若干通孔,在所述内圈夹层的两端均设有套箍,内管、内圈夹层、支架、外圈夹层、外管的横截面均为同心圆环形。本发明中支架利用泡沫铝材料制成,材料和加工成本较低,具有质量轻、强度高、阻尼减震性能好、冲击能量吸收率高、耐高温、耐腐蚀性、耐候性好、隔音降噪、易加工等诸多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船舶燃气发动机(包括纯燃气发动机和双燃料发动机)与燃气阀组之间的一种用于船舶燃气管路的双壁管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废气排放限制要求的愈加严格,船舶采用天然气动力系统成为未来船舶动力的发展趋势。天然气由于其热值高、不含硫、燃烧清洁、排放较低而将成为未来绿色环保型船的首选燃料。国家一直大力支持发展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2013年,交通运输部即提出《关于促进航运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加快推进液化天然气在水运业的应用发展。
双壁管主要应用在燃气阀组到燃气发动机之间的管路。因为燃气发动机布置在属于安全区域的机舱中,所以要求连接燃气阀组和燃气发动机的燃气管路(包括燃气发动机本体上的燃气管路)必须采用双层结构的管路设计,即使内层管路破损导致燃气泄露,还有外层管路的第二重保护,使燃气不会泄露到机舱内。
现有的双壁管技术方案中使用的支架尺寸较大,导致外管直径偏大,一方面扩大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腔空间,增大通风换气设计难度;另一方面外管直径偏大导致外管重量增加,进而需要进一步加大支架强度及尺寸或是增加支架数量,造成双壁管设计复杂化、难度化,极大增加材料和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船舶燃气管路的双壁管及其安装方法,本发明通过巧妙的支架设计,减小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腔空间以及外管尺寸和重量;同时,支架采用泡沫铝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温、防火性强、抗腐蚀、隔音降噪、电磁屏蔽性高、易加工成型的特点,即使发生燃气从内管泄露并爆炸,泡沫铝具有高阻尼减震性能及冲击能量吸收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爆炸引起的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船舶燃气管路的双壁管,该双壁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同轴设置,在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套设有支架,在所述外管的内壁上敷设有外圈夹层,所述外圈夹层和外管的内壁之间粘结固定,在所述内管上套设有内圈夹层,所述内圈夹层的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架套设在内圈夹层上,所述支架的内壁与内圈夹层的外壁相接触,支架的外壁与外圈夹层的内壁相接触,在所述支架上沿支架长度方向上夹设有若干通孔,在所述内圈夹层的两端均设有套箍,所述套箍包括挡圈和内螺纹套筒,内圈夹层的两端均设有外螺纹,内螺纹套筒与内圈夹层的两端螺纹连接,所述挡圈挡设在支架的端部,所述挡圈上端与内圈夹层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大于通孔底壁与内圈夹层外壁之间的距离,所述内管、内圈夹层、支架、外圈夹层、外管的横截面均为同心圆环形。
一种用于船舶燃气管路的双壁管,在所述支架上设有安装槽,与所述安装槽对应的外圈夹层和外管上均开设有安装孔,采用螺栓依次穿入安装孔和安装槽,通过螺母将外管和支架之间固定连接。
在外管上与螺母相对应处设有保护盖板。
所述螺母为双螺母结构,所述双螺母与螺栓之间设有垫圈。
为了便于套设,所述内圈夹层的内壁和内管外壁之间的间隙为0.4-0.6mm。
所述支架为泡沫铝材质制作。
所述内圈夹层、外圈夹层和套箍均为聚氯乙烯材质制作;所述外管、内管、螺栓、螺母和垫圈均为不锈钢材质制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901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挂式综合支吊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硅橡胶蠕动泵管的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