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膜及其制造方法与包括复合膜的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9473.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21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宏;蔡昂达;黎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8;B29C69/00;B29L7/00;B29L9/00;B23K23/00;H01M2/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杨静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包括 电池 | ||
1.一种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层膜,包括一第一聚烯烃,该第一聚烯烃的结晶取向度为至少0.6,该第一聚烯烃具有重复单元其中R为具有2、3、4或5个碳原子的烷基;及
一第二层膜,位于该第一层膜之上,并包括一第二聚烯烃,该第二聚烯烃的结晶取向度为至少0.5,该第二聚烯烃具有重复单元其中A为氢或甲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中该第一聚烯烃的熔融温度与该第二聚烯烃的熔融温度相差至少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中该第一聚烯烃的熔融温度为220℃至240℃,该第二聚烯烃的熔融温度为130℃至1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中该第一聚烯烃的熔融流动指数为4g/10min至30g/10min,该第二聚烯烃的熔融流动指数为0.2g/10min至6g/1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中该第一聚烯烃的该结晶取向度为0.6~0.9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膜,其中该第一聚烯烃的熔融温度与该第二聚烯烃的熔融温度相差至少5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膜,其中该第一聚烯烃的熔融温度为220℃至240℃,该第二聚烯烃的熔融温度为130℃至16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膜,其中该第一聚烯烃的熔融流动指数为4g/10min至30g/10min,该第二聚烯烃的熔融流动指数为0.2g/10min至6g/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中该第一层膜是由聚甲基戊烯、聚丁烯或其组合所构成,该第二层膜是选自由聚乙烯、聚丙烯及其组合所构成的群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还包括一第三层膜,位于该第一层膜相对于该第二层膜的一侧上,该第三层膜包括一第三聚烯烃,该第三聚烯烃的结晶取向度为至少0.5,该第三聚烯烃具有重复单元其中A为氢或甲基。
11.一种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一第一聚烯烃与一第二聚烯烃进行一共押出工艺以形成包括一第一层膜与一第二层膜的一复合膜,其中该第一层膜包括该第一聚烯烃,该第二层膜包括该第二聚烯烃并位于该第一层膜之上,该第一聚烯烃的结晶取向度为至少0.6,该第一聚烯烃具有重复单元R为具有2、3、4或5个碳原子的烷基,该第二聚烯烃的结晶取向度为至少0.5,该第二聚烯烃具有重复单元其中A为氢或甲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膜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对该复合膜进行延伸造孔工艺。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复合膜的制造方法,其中该共押出工艺的冷却轮温度为15℃至40℃,冷却轮速度为8m/min至20m/min。
14.一种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1-10其中之一所述的复合膜或如权利要求11-13其中之一所述的方法所制造得的复合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947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