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耐磨剂及耐磨型聚脲弹性体涂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7893.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彬;裘航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盾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2 | 分类号: | C09D175/02;C09D7/65;C09D7/61;C08G18/76;C08G18/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410152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街道青***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耐磨 型聚脲 弹性体 涂料 | ||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耐磨剂及耐磨型聚脲弹性体涂料,所述复合耐磨剂包括羟基硅油、聚四氟乙烯微粉、BYK助剂和氧化石墨烯,本发明的耐磨添加剂以羟基硅油、聚四氟乙烯微粉、BYK助剂和氧化石墨烯为主要成分,通过组份间的配合使用,降低了耐磨剂的摩擦系数,且各组分之间具有很强的结合力,提高了耐磨添加剂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耐磨剂及耐磨型聚脲弹性体涂料。
背景技术
聚脲弹性体涂料是一种不含任何挥发性有机物(VOC),对环境友好的高防护性能的新兴材料,申请号为201210002219.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力学性能喷涂聚脲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施工方法,运用脂肪族异氰酸酯合成预聚体,以端氨基二胺为扩链剂,来提高产品的力学性能,虽然力学性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耐磨性并不是很好。申请号为2007100035232.0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卡车车厢衬里用喷涂耐磨聚脲弹性体涂层及其施工方法,但是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偏低,很难满足特殊环境的要求。
综上,现有技术中的聚脲弹性体涂料多以防水、防腐为主,但是现有的聚脲弹性体涂料的耐磨性并不是很理想,或者耐磨性比较好,但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偏低,很难满足特殊环境的要求。
因此,寻找一种既具有优异耐磨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的聚脲弹性体涂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复合耐磨剂,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且与聚脲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耐磨型聚脲弹性体涂料,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发聚脲弹性体涂料时发现,现有的耐磨添加剂与聚脲弹性体涂料的相容性很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从聚脲弹性体涂料中析出,一方面影响聚脲弹性体涂料的耐磨性能,另一方面,还显著降低了聚脲弹性体涂料的强度,从而使弹性体涂料的力学性能也变差。发明人发现,在聚脲弹性体涂料中加入能够反应的耐磨添加剂,可以有效抑制耐磨添加剂的析出,还能够提高耐磨添加剂在聚脲弹性体涂料中的均匀性,从而提高聚脲弹性体涂料的耐磨性,且不会影响聚脲弹性体树脂的力学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耐磨剂,所述复合耐磨剂包括:羟基硅油、聚四氟乙烯微粉、BYK助剂和氧化石墨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耐磨型聚脲弹性体涂料,所述耐磨型聚脲弹性体涂料包括组份A和组份B,其中所述组份A由原料组合物1制成,所述原料组合物1包括:聚醚二元醇、二异氰酸酯和稀释剂;
所述组份B由原料组合物2制成,所述原料组合物2包括:端氨基聚醚、氨基扩链剂、耐磨添加剂和催化剂;其中,所述耐磨添加剂为上述复合耐磨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耐磨添加剂以羟基硅油、聚四氟乙烯微粉、BYK助剂和氧化石墨烯为主要成分,通过组份间的配合使用,降低了耐磨剂的摩擦系数,且各组分之间具有很强的结合力,提高了耐磨添加剂的力学性能。
2、本发明的耐磨添加剂与聚脲弹性体涂料具有良好的相容度,不仅可以提高聚脲弹性体涂料的耐磨性,还提高了聚脲弹性体涂料的力学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盾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盾甲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8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工具
- 下一篇:一种影响猪主蹄生长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