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零价铁/石墨烯复合物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体中阿特拉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7359.9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平;吴少华;李翔;曾光明;周琦;邬鑫;唐文昌;刘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C02F1/0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硫酸盐 石墨烯复合物 纳米零价铁 水体 活化 去除 硫酸根自由基 有机物污染 羟基自由基 磁性分离 二次污染 废水混合 强氧化性 有机废水 常温下 铁活化 降解 震荡 净化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零价铁/石墨烯复合物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体中阿特拉津的方法,解决了单一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效率低及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该方法为将过硫酸盐和含有阿特拉津的废水混合均匀,调节溶液的pH,然后投加纳米零价铁/石墨烯复合物,震荡搅拌,利用两者相互作用产生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进一步氧化有机废水的阿特拉津,从而达到降解阿特拉津的目的。本发明常温下处理高效,快速,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易于磁性分离,在有机物污染水体的净化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零价铁/石墨烯复合物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体中阿特拉津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阿特拉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业中控制阔叶杂草的除草剂。由于使用不当,经常在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检测到阿特拉津。阿特拉津是一种弱碱性化合物,结构稳定,难以降解,长期暴露在阿特拉津污染的环境中,势必对生物繁衍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即使在低浓度下,阿特拉津也会对人体造成致癌和内分泌干扰效应。传统的处理技术被大量提出,然而去除效率不够理想。
近年来,高级氧化技术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受到大量关注。相比于羟基自由基(·OH),硫酸根自由基(SO4·-)是更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由于它更高的还原电势和选择性。SO4·-可以通过热、超声、紫外光、碱以及过渡金属活化过硫酸盐(PS)来产生。但这些方法有自身的局限性,有些方法降解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另一些可能会带来二次污染问题。
由于它的高效,性价比高和环境友好特性,纳米零价铁(nZVI)已经被用于活化PS来降解污染物,例如滴滴涕,双酚A和三氯乙烯。例如,在nZVI/PS摩尔比为1:2,97%的三氯乙烯可以完全去除在360分钟内。然而,nZVI很容易被氧化,因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亚铁离子。随后,过量的亚铁离子以及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的过程将会消耗(SO4·-),因而减少了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并且,nZVI易于团聚,也减少了催化活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石墨烯(GR)作为一个二维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的碳质材料被广泛用于固定nZVI。还原氧化石墨烯减少了nZVI的腐蚀和有益于nZVI和污染物之间的电子转移。此外,氧化石墨烯已经被证明是一种非金属碳催化剂可有效地活化PS来催化降解苯酚,并且它的性能甚至等同于最有效的电子受体nZVI。因此,本发明制备出nZVI/GR复合物,用于活化过硫酸盐来降解阿特拉津,发现其具有更高的降解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出nZVI/GR复合物,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处理水中阿特拉津的方法,该方法反应速率快、循环效果好,并减少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铁/石墨烯复合物,具体如下:将氧化石墨烯和乙醇/水溶液加入至500mL的三口反应瓶中,超声搅拌20min后,加入亚铁盐继续搅拌40分钟。在氮气环境下,经蠕动泵逐滴滴加硼氢化钠溶液到上述溶液。滴加完之后,继续反应半个小时。最后抽滤,经超纯水、无水乙醇多次洗涤后,置于真空干燥,烘干备用。上述蠕动泵的流速为50-60mL/min。
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与纳米零价铁的负载量比的范围为1:5至1:40。
步骤1中,所述乙醇/水溶液是无水乙醇和水按体积比的范围为0.1:1至4:1的比例混合制取,使用量为200-250mL。
步骤1中,所述亚铁盐为硫酸亚铁、氯化亚铁和硝酸亚铁。
步骤1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设为40-60℃,烘干时间为4-2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大学,未经湖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7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