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部分逆作法竖向结构下延施工砼浇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6798.8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1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向结构 施工 浇注 逆作法 竖向结构模板 顶板底面 浇灌 建筑施工技术 施工安全 预留钢筋 侧面 密实度 浇捣 砼浇 预留 混凝土 传递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部分逆作法竖向结构下延施工砼浇注方法,其包括:步骤1:施工顶板时,顶板向下施工一定高度形成下返墙并预留钢筋;步骤2:安装竖向结构模板,并在竖向结构模板和下返墙之间预留浇灌口;步骤3:在下返墙侧面和顶板底面施工刹肩;步骤4:通过浇灌口浇捣竖向结构混凝土;步骤5:凿除刹肩。本发明所提供的部分逆作法竖向结构下延施工砼浇注方法通过在下返墙侧面和顶板底面之间施工刹肩,以使得竖向结构比较容易浇注砼,方便砼浇捣,从而极大地提高密实度,能够保证竖向结构垂直方向应力有效、可靠地传递,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确保了施工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部分逆作法竖向结构下延施工砼浇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大规模的高层建筑地基基础与地下室、大型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车站、地下交通枢纽、地下变电站等的建设中都面临着深基坑工程的问题。由于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基坑工程规模向超大面积和大深度方向发展、工期进度及资源节约等开发条件要求日益复杂。与传统的深基坑施工方法相比,逆作法具有保护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缩短建设周期等诸多优点,它克服了常规临时支护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是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有效经济手段。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原理是将高层建筑地下结构自上往下逐层施工。在逆作施工过程中,竖向承重体系下延时存在施工缝,混凝土会因收缩在其表面形成空隙,同时接缝表面也会存在析水或聚集气泡等缺陷。从结构受力角度,接缝应使竖向构件垂直方向应力有效、可靠地传递,并保证密实度,但目前没有施工技术能够解决此问题,全凭施工单位的以往经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逆作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部分逆作法竖向结构下延施工砼浇注方法,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部分逆作法竖向结构下延施工砼浇注方法,其包括:
步骤1:施工顶板时,顶板向下施工一定高度形成下返墙并预留钢筋;
步骤2:安装竖向结构模板,并在竖向结构模板和下返墙之间预留浇灌口;
步骤:3:在下返墙侧面和顶板底面施工刹肩;
步骤4:通过浇灌口浇捣竖向结构混凝土;
步骤5:凿除刹肩。
其中,浇灌口处的混凝土浇灌高度比下返墙底部高150-300mm。
其中,在步骤3和步骤4之间还包括搭设混凝土浇捣施工平台的步骤。
其中,在混凝土浇捣前,将下返墙底部凿出毛搓。
其中,在所述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
其中,所述浇灌口呈三角形。
其中,当待浇捣竖向结构的高度大于3m时,在竖向结构模板的中部设置有检查口,当浇捣到检查口高度时,将检查口封闭。
其中,所述竖向结构包括外侧墙、柱。
其中,当浇捣柱时,所述浇灌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浇灌口对称设置在柱的两侧。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部分逆作法竖向结构下延施工砼浇注方法通过在下返墙侧面和顶板底面之间施工刹肩,以使得竖向结构比较容易浇注砼,方便砼浇捣,从而极大地提高密实度,能够保证竖向结构垂直方向应力有效、可靠地传递,以满足设计要求,同时确保了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7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挡墙护坡一体化土工构筑物
- 下一篇:一种综合管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