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86793.5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刘贺江;张钢;白锡彬;王永;葛洲;牟富强;徐东昇;魏路;漆良波;吕海臣;陈杰;邱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千驷驭电气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M7/66;H02M7/7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刘芳 |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四象限 变流 直流电流传感器 控制器 机组 可逆型 牵引 直流侧电流 再生制动能量 控制器连接 能量利用率 功率冲击 交流电网 直流电压 侧连接 接触网 测量 列车 吸收 | ||
1.一种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其特征在于,包括:四象限变流机组、控制器以及直流电流传感器;其中
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分别与交流电网和所内直流母线连接,所述所内直流母线与直流接触网连接,所述直流电流传感器与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侧连接,所述直流电流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连接;
所述直流电流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侧电流,并将所述直流侧电流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电压给定值随着所述直流侧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通过如下公式(1)控制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电压给定值随着所述直流侧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U*dc=U1k-K·Idc 公式(1);
其中,U*dc为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电压给定值,U1k为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空载电压,K为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系数,Idc为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侧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系数K值的大小是根据列车与所述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之间的线路电阻设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压传感器;
其中,所述直流电压传感器与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侧连接,所述直流电压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直流电压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侧电压,并将所述直流侧电压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直流侧电压与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电压给定值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如下公式(2)控制所述直流侧电压与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电压给定值相等:
Udc=U*dc 公式(2);
其中,U*dc为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电压给定值,Udc为所述直流侧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极管整流机组;
其中,所述二极管整流机组与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并联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机组的直流侧与所述所内直流母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侧与所述所内直流母线连接。
8.一种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所述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包括:四象限变流机组、控制器以及直流电流传感器,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直流电流传感器测得的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侧电流传输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四象限变流机组的直流电压给定值随着所述直流侧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9.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网、直流接触网以及多个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的个数为3,分别为第一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第二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以及第三能量可逆型牵引变电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千驷驭电气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千驷驭电气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7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特高压接入方式的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