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音频再现装置、光感检测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6532.3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8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徐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5/10 | 分类号: | G09G5/10;H04M1/725;H04M1/24;G01J1/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罗朗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频 再现 装置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耳机的光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检测系统包括安装有光感检测单元的移动终端和耳机,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亮屏检测单元、横屏检测单元、第一距离检测单元、第二通信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耳机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光感检测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亮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是否处于亮屏状态,若是,调用所述横屏检测单元;
所述横屏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横屏状态,若是,调用所述第一距离检测单元;
所述第一距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单元是否被遮挡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并将所述第一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单元被遮挡时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用于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接收所述控制指令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生成触发指令;
所述光感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发指令获取环境光参数;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外部发送所述环境光参数;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环境光参数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环境光参数生成调节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述调节指令用于调节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耳机的光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第二距离检测单元;
所述第二距离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光感检测单元是否被遮挡并生成第二检测结果,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将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并发送至所述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光感检测单元没有被遮挡时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通信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耳机的光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信息显示单元;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信息显示单元;
所述信息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光感检测单元被遮挡时生成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光感检测单元被遮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耳机的光感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包括第一通信链路和第二通信链路;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向外部发送所述环境光参数。
5.一种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含光感检测单元,所述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方法利用耳机实现,所述耳机包含光感检测单元,所述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是否处于亮屏状态,若是,检测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横屏状态,若是,执行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单元是否被遮挡的步骤;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单元是否被遮挡并生成第一检测结果;
若所述第一检测结果为所述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单元被遮挡,则所述移动终端生成控制指令;
所述耳机从移动终端接收所述控制指令;
所述耳机根据所述控制指令生成触发指令;
所述光感检测单元根据所述触发指令获取环境光参数;
所述耳机向外部发送所述环境光参数;
所述移动终端接收所述环境光参数;
根据所述环境光参数生成调节指令并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所述调节指令用于调节所述显示屏的背光亮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所述控制指令之后,所述移动终端的光感检测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光感检测单元是否被遮挡并生成第二检测结果;
将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
若所述第二检测结果为所述光感检测单元未被遮挡,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耳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易朴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5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近视智能警示装置
- 下一篇:掉话率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