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桥梁建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6496.0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3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胡慧君;郑温暖;叶玉麟;郑博文;苏小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创新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平台 浮体 减震组件 桥梁建设 可移动 锚头 支腿 支撑体 弹簧 底座 碟簧组件 使用寿命 上座 圆环形 均布 外周 申请 挤压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建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包括呈圆环形的浮体,所述浮体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支撑体体系,所述支撑体体系包括支腿和设置在所述支腿下端的锚头,在所述支腿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底座、上座、一第一弹簧、第二底座、若干个第二弹簧和第一碟簧组件。本申请提供的用于桥梁建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因而当锚头与浮体发生碰撞时,减震组件受到挤压,可防止锚头与浮体直接接触,延长了施工平台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桥梁建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促使基础工程建设的广泛兴起,其中,桥梁建设也日益增多。在深水中建设桥梁时,一般采用大直径灌注桩作为桥梁的墩基础,在施工时容易受到水深、洪水、通航等的限制、因此就必须设置临时的施工平台来排除施工干扰以及解决精确的定位问题。
专利号为CN20171001932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建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包括浮体,所述浮体呈圆环形,且浮体包括上、下两侧的支撑板和内部的浮箱组成,所述浮体上方设置有水平支撑框架,且水平支撑框架是由贝雷架拼接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水平支撑框架底部与浮体固定连接,且水平支撑框架共分为上下两层,两层水平支撑框架上表面设置有水平垫板,且两组水平垫板对应位置均设置有按照桥梁基础建设的灌注桩孔,所述水平垫板上方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通过内部的电机驱动与水平垫板表面的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架上表面设置有吊装系统。
本申请提出的用于桥梁建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由于其中减震器结构设计的局限性,因而当锚头与浮体发生碰撞时,减震器所起的减震效果极不明显,因而缩短了施工平台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建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解决了上述专利减震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桥梁建设的可移动施工平台,包括呈圆环形的浮体,所述浮体上设有若干个均布的支撑体体系,所述支撑体体系包括支腿和设置在所述支腿下端的锚头,其中,在所述支腿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减震组件,若干个减震组件连接在所述浮体与所述锚头之间,所述减震组件包括:
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连接在所述锚头上;
上座,所述上座连接在所述浮体上;
一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部套设在所述上座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抵挡在所述上座的挡肩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抵挡在所述第一底座的上端面上;
第二底座;
若干个第二弹簧,若干个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上座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二底座之间;
第一碟簧组件,所述第一碟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一底座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碟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筒体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底座的环形腔的底面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碟簧组件,所述第二碟簧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的凸台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一碟簧组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套设在所述第一底座的凸轴上,所述第一碟簧组件套设在所述凸轴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碟簧组件套设在所述筒体上。
进一步地,一个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上座的下端面的中部与所述第二底座的中部之间。
更进一步地,其余第二弹簧均匀分布在位于所述第二底座中部的一个第二弹簧的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的下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创新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创新市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6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