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5279.X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0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肖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6;H01R13/631;H01R24/40;H01R24/54;H01R3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王子龙 |
地址: | 471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同轴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筒状外壳体以及径向浮动安装在筒状外壳体内的射频插接端子,所述射频插接端子包括筒状外导体以及相对筒状外导体固定设置的内导体,内、外导体同轴设置,筒状外导体与筒状外壳体之间还设有可径向弹性变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在圆周方向上均匀的提供给筒状外导体径向向内的弹性力。通过径向弹性变形的支撑件,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对筒状外导体提供周向均匀的、径向向内的弹性作用力,在筒状外壳体受力平衡时自然保持与筒状外壳体同轴,在于适配插接端子进行对插时就能够方便准确的对插,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同轴连接器作为一种常用的信号传输部件,在某些场合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与之适配使用的射频同轴转接器使用的也越来越多,如申请号为201310560307.2、授权公告号为2016.03.23的中国发明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转接器。这种转接器旨在解决原有的双端浮动转接器的一端受力而且轴向或径向发生浮动后,另一端无法实现轴向和径向浮动的问题,在外套体内通过内套体固定有固定绝缘子,固定绝缘子内固定有固定内导体,外套体内还在固定绝缘子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右浮动部件,左、右浮动部件分别包括浮动外导体和浮动内导体,浮动内导体与固定内导体活动配合并实现左、右浮动部件的浮动内导体之间的导通,浮动外导体与内套体活动配合并实现左、右浮动部件的浮动外导体之间的导通,浮动外导体与内外套体之间的连接环板之间设置有压簧,且通过压簧实现浮动部件相对外套体在轴向方向上的浮动。此外,外套体与左右浮动部件之间还在径向方向上存在间隙,从而实现径向浮动。
以上描述的这种转接器虽然两端的插接端子能够在轴向和径向互不干涉的浮动,但是在插接端子因为重量或者其他外界作用相对外套体在径向方向偏移之后不能自动回正,这样在下次插接时就存在无法准确对插的问题,对使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向浮动的插接端子能够自动回正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对连接器的使用效果做进一步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筒状外壳体以及径向浮动安装在筒状外壳体内的射频插接端子,所述射频插接端子包括筒状外导体以及相对筒状外导体固定设置的内导体,内、外导体同轴设置,筒状外导体与筒状外壳体之间还设有可径向弹性变形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在圆周方向上均匀的提供给筒状外导体径向向内的弹性力。通过径向弹性变形的支撑件,能够在自然状态下对筒状外导体提供周向均匀的、径向向内的弹性作用力,在筒状外壳体受力平衡时自然保持与筒状外壳体同轴,在于适配插接端子进行对插时就能够方便准确的对插,使用方便。
支撑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此处可以进一步提供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技术方案,即支撑件采用O形圈结构;或者,支撑件为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在筒状外壳体上的、对筒状外导体径向向内支撑的弹性垫块
在支撑件采用O形圈结构时,能够在径向方向上弹性变形的O形圈有多种,可以进一步限定O形圈为橡胶圈。
在采用O形圈作为支撑件时,可在筒状外壳体上设置内环槽,O形圈安装在内环槽中,这样不需要对射频插接端子的结构做过多改变,制造成本较低。
更进一步地,将O形圈设置在筒状外壳体的靠近端部位置能够更好的促进射频插接端子回正。
以上几种方案中并没有对连接器时何种连接器进行限定,即其可以为单端插接的普通连接器,也可以为双端插接的双端连接器,即转接器,本方案中具体限定其为双端连接器,此时,射频插接端子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筒状外壳体的两端,两个射频插接端子的内、外导体对应连接导通。
在连接器为双端连接器即转接器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以下多种连续的改进方案。
例如,筒状外壳体内设有提供给筒状外导体轴向向外的弹性力的弹簧,筒状外壳体上还设有在轴向向外的方向上对筒状外导体进行挡止而避免其脱出的挡止结构,这样在使用时,射频插接端子还能够在轴向上进行浮动,使用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52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