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4961.7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6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会;杨闻;姜浩;靖法;印璞;吴瑞兰;郭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T17/00;G06T19/00;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1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仪器设备 三维 接地 自动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1)、建立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获取仪器设备的接地信息;(2)、在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中接地孔相应位置放置接地端子;(3)、建立仪器设备接地数组A;(4)、建立舱板端子数组B;(5)、以设备接地数组A中未接地的仪器设备的接地桩、接地孔或者一个安装孔作为参考点,遍历舱板端子数组B中接地端子,找出被使用次数不大于预设次数的接地端子,从找出的接地端子中,找到与参考点匹配的接地端子,将参考点位置与该接地端子位置之间的直线确定为设备接地线。本发明可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出错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属于航天器总装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数字化研制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推进,五院已开始卫星的数字化研制,最终目的是利用一套完整的数字化模型加上一个数字化总装模型说明文件,来替代以往的多套二维图纸,来指导最终的卫星总装工作,以达到同一数据源、提升传递效率、缩短技术状态更改风险和工作量的目的。
目前已有多个型号成功应用数字化研制模式实现三维总装下厂直接指导总装操作,不仅提升研制效率、缩短研制周期,同时也节约资源,降低了研制成本,取得了阶段性的效果。
为了防止卫星内部因电位差不同导致的放电现象,在总装设计过程中,需进行接地设计。传统的总装图纸中,描述设备接地需要明确接地线类型,配套紧固件,安装位置等信息。随着数字化研制模式的不断推进和实践,设备、管路、电缆的三维表达方式已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三维总装模型中设备的接地表达还需设计师根据设备接地方式逐根绘制接地线,并配以描述信息,工作量较大,且易出现纰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用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出错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仪器设备布局的三维模型、设备的外形图册和卫星舱板布局文件,建立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获取仪器设备的接地信息,所述仪器设备的接地信息包括接地桩、接地孔或安装孔的坐标信息及规格;
(2)、根据卫星舱板布局文件,获取卫星舱板预留的接地孔的位置及其规格,在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中接地孔相应位置放置接地端子;
(3)、建立仪器设备接地数组A,每个元素对应一个仪器设备,其属性包括仪器设备的接地信息及是否接地标识;
(4)、建立舱板端子数组B,每个元素对应一个预置于舱板之上的接地端子,其属性包括端子代号、端子规格坐标信息和被使用次数;
(5)、以设备接地数组A中未接地的仪器设备的接地桩、接地孔或者一个安装孔作为参考点,遍历舱板端子数组B中接地端子,找出被使用次数不大于预设次数的接地端子,从找出的接地端子中,找到与参考点匹配的接地端子,将参考点位置与该接地端子位置之间的直线确定为设备接地线;
(6)、获取设备接地线两接地端类型,根据接地线两接地端类型给接地线命名,并将接地线的名称和建议长度,作为属性信息附着在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相应的设备接地线上;
(7)、变更仪器设备接地数组A中相应仪器设备的“是否接地标识”为已接地,同时将舱板端子数组B中相应接地端子的“被使用次数”属性值加1;
(8)、重复步骤(5)~(7),直至舱板上所有仪器设备均已接地。
上述卫星仪器设备三维接地自动设计方法还包括步骤(9)、(10):
(9)、遍历舱板端子数组B,若存在接地端子的接地次数值为0,则将该接地端子在卫星舱板三维总装模型中删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9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缆索极限承载力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找平绘制设计系统、设计方法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