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根野蚕豆人工种植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384339.6 申请日: 2017-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8323397B 公开(公告)日: 2021-04-09
发明(设计)人: 李育川;候和桂;尹利方;候金亮;靳松;王海燕;徐胜光;王定康;李红民;陈泽斌;赵凤;陈金甲;候朝富;李剑;候寛兴;候和峰;熊绍光;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学院
主分类号: A01G22/40 分类号: A01G22/40;A01G22/00;A01G7/06;A01G13/02;A01C21/00
代理公司: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代理人: 赛晓刚
地址: 650214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野蚕 人工 种植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红根野蚕豆人工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A.种子采集:

每年8-11月将采集的成熟红根野蚕豆果实,晒干后剥果壳取出种子去除杂质备用;

B.基地选址:

在云南选择海拨800-1600m,降水充沛,空气湿润多雾的地区种植;基地选择向阳,砂壤土,肥力中上等,排灌方便,有水源保障的缓坡地或稻田种植;

C.与优势寄主植物种子混合:

将精选出的红根野蚕豆种子与优势寄主植物种子按1:0.7-0.8的比例混合后,于每年3-5月份播种;其中筛选出的优势寄主植物为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e(L)Vahl或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或两岐飘佛草Fimbristylis dichotoma (L) VahlScirpus dichotomus L或扁穗莎草Cyperus compressus Linn.或假香附子Cyperus tuberosus Rottb,选择其中任一两种种子按1:1混均,或者选择两种种子其中的任一个单独使用;

D.整地作畦播种:

将土地翻耕耙碎弄平,按10-15m长,宽1.5m理墒,做10-15cm高畦;每平米畦面上撒施入2-5kg优质充分腐熟的细碎有机肥和10-20g NPK复合肥;然后将肥和土拌匀整平整细,拌肥深度控制在10-15cm;再在畦面上浇透水,待水吸干后再做平做实畦面后,用种子拌细土播种;每平米床面用红根野蚕豆种子0.2-0.3g,将混均后的种子与过筛细土拌匀后撒播;

E.搭小拱棚、遮阴及田间管理:

播种完后及时搭高30-50cm的塑料小拱棚,并覆盖遮阳网,保持透光率30-40%, 15天能苗出齐,30-45天后拆除小拱棚,并拨除非寄主杂草;出苗期间重点做好蝼蛄和蛞蝓的防治工作,选用防治蝼蛄和蛞蝓的特效植物源农药,利用毒饵或喷药的方式进行防治;出苗后1个月后可用NPK营养均衡的复合肥多次兑水浇施;红根野蚕豆生长期间对水分要求非常敏感,特别不耐干旱也怕水淹,通常要保持土壤相对含水时60-80%左右为佳,同时应随时注意做好田间排灌工作;

F.协调田间透光率和寄生关系:

出苗1个月以后再人工拨除非优势寄主杂草;整个大田期及时多次修剪优势寄主植物,以达到协调田间透光率和寄生关系的目的,整个生长季节需修剪12-15次,每次修剪优势寄主杂草高度不低于8cm,特别注意不能将优势寄主杂草剪死,保证优势寄主活力;同时也要注意在整个生长期间不能让优势寄主杂草落籽,协调控制好优势寄主数量及透光率,幼苗期利用优势寄主能保持透光率40-60%,中后期保持透光率70-90%;

G.采种、药材采收及产地加工:

待果实外苞叶变苗发黄变黑后,及时逐个采收小果实并晾干作种用,以防果实在树上霉烂,影响种用;红根野蚕豆多1-2年可收挖,其以全草入药,尤其以根最佳,一般以顶花谢后20天地上部未全枯黄时开始采收,将整株挖出,从芦头剪下,地上部分茎叶切段后及时晒干或低温烘干,根抖净泥砂后直接泡酒或晒干备用,茎叶和根注意不能用水洗,以防大量水溶性活性成分损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根野蚕豆人工种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中:将红根野蚕豆的5种优势寄主植物水虱草Fimbristylis miliaceae(L)Vahl或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或两岐飘佛草Fimbristylis dichotoma (L) VahlScirpus dichotomus L或扁穗莎草Cyperus compressus Linn.或假香附子Cyperus tuberosus Rottb的种子,选择其中任一两种种子按1:1混合成寄主种子或者选择两种种子其中的任一个单独使用,然后再将精选备用红根野蚕豆种子与寄主种子按1:0.7-0.8的比例混合,每平米用红根野蚕豆种子0.2-0.3g,采取高畦塑料小拱棚带遮光40%-60%播种;1个月后拆除小供棚并人工拨除非优势寄主杂草,中后期通过对优势寄主植物进行多次修剪,达到协调田间透光率和寄生关系的目的,保证透光率40-80%逐渐增加,期间保证优势寄主活力,协调好寄生关系,做好田间常规肥水及病虫草害管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学院,未经昆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3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