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内燃机的排气控制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84215.8 | 申请日: | 2017-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美才治悠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9/00;F01N11/0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装置 氧存储 排气控制设备 恢复控制 终止时刻 估算 判定 开始时刻 内燃机 恢复控制部 供给量 处理期间 排气通道 还原剂 判定部 | ||
1.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排气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催化装置,所述催化装置被布置在排气通道中并且设置有NOx存储还原催化剂和氧存储剂,所述NOx存储还原催化剂被构造成在氧化气氛下存储周围的氮氧化物以及在还原气氛下释放所存储的氮氧化物用于还原和净化,并且所述氧存储剂被构造成在所述氧化气氛下存储周围的氧以及在所述还原气氛下释放所存储的氧;
第一空燃比传感器,所述第一空燃比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当排气流入所述催化装置中时的所述排气的空燃比;和
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执行中毒恢复控制以通过升温处理和消除处理来消除沉积在所述催化装置上的硫化合物,所述升温处理是将所述催化装置的温度升高到沉积在所述催化装置上的所述硫化合物被消除的温度的处理,并且所述消除处理是在所述催化装置的温度是所述硫化合物被消除的所述温度的状态下将还原剂供给到所述催化装置的处理;
基于来自所述第一空燃比传感器的检测值来估算氧存储量,所述氧存储量是被存储在所述催化装置中的氧的量;
将在所述消除处理开始之后所述氧存储量的估算值变成等于或小于规定的消除开始判定值的时刻判定为消除开始时刻,在所述消除开始时刻处沉积在所述催化装置上的所述硫化合物的消除开始;
基于在消除时段中被供给到所述催化装置的所述还原剂的量来决定所述中毒恢复控制的终止时刻,所述消除时段是在所述消除处理期间在所述消除开始时刻之后的时段;以及
在所述终止时刻处终止用于消除所述硫化合物的所述还原剂的供给并且完成所述中毒恢复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空燃比传感器,所述第二空燃比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在所述排气流出所述催化装置时的所述排气的空燃比,其中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在所述消除处理的开始处所述催化装置上的所述硫化合物的沉积量超过规定值的情形中,将所述氧存储量的估算值变成等于或小于所述消除开始判定值的时刻判定为所述消除开始时刻;以及
在所述消除处理的开始处所述催化装置上的所述硫化合物的沉积量等于或小于所述规定值的情形中,将来自所述第一空燃比传感器的检测值与来自所述第二空燃比传感器的检测值之间的差变成等于或小于规定的突破判定值的时刻判定为所述消除开始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在所述消除时段中的每个规定计算周期中,从该计算周期中所述还原剂的供给量来计算消除率,所述消除率是指示在所述消除处理期间每单位时间所述硫化合物从所述催化装置的消除量的值,以及
基于积算值来决定所述中毒恢复控制的终止时刻,通过对在所述消除时段中的每个计算周期中的所述消除率的计算值进行积算来获得所述积算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将最大氧存储量设定为在所述中毒恢复控制的开始处的所述氧存储量的值,所述最大氧存储量是在所述中毒恢复控制的开始处能够存储在所述催化装置中的氧的量的最大值,和
在每个规定的计算周期中,从来自所述第一空燃比传感器的检测值来计算在所述计算周期中所述氧存储量的变化量,并且用所述变化量增加或减少所述氧存储量的值来估算所述氧存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排气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被构造成:
一旦所述消除处理的持续时间达到规定的时间限制,就终止所述消除处理,并且随后在规定的间歇时间经过时再次开始所述消除处理,以及
在单个中毒恢复控制中所述消除处理的重复次数达到规定的上限值的情形中,即使在当前时刻不是基于到所述催化装置的所述还原剂的供给量决定的所述中毒恢复控制的终止时刻时,也终止用于消除所述硫化合物的所述还原剂的供给并且完成所述中毒恢复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421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