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微球单排列进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471.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9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王颜红;周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64;B01L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微球单 排列 方法 | ||
1.一种实现微球单排列进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毛细管插入至十字微芯片通道内,其中任意一个通道内插入一端为拉尖的毛细管,向拉尖的毛细管内输送待输送微球悬浮液,向与拉尖的毛细管垂直的两根毛细管内输送鞘液,将待输送微球悬浮液通过拉尖的毛细管向与其相对的毛细管内形成微球单排列聚焦流,进而实现微球单排列的进样;
所述一端为拉尖的毛细管插入十字微芯片位置为插入至十字微芯片的十字交汇入口处、十字交汇中心处、十字交汇出口处或超过十字交汇出口处100μm;
所述拉尖的毛细管位于十字交汇入口处时,悬浮液流速为4mm/s~10mm/s,且悬浮液流速:鞘液流速=2:15~2:35时,获得聚焦宽度为10-15μm的微球单排列液流;拉尖的毛细管位于十字交汇中心处时,悬浮液流速为6mm/s~10mm/s,且悬浮液流速:鞘液流速=2:15~2:45时,获得聚焦宽度为10-15μm的微球单排列液流;拉尖的毛细管位于十字交汇出口处时,悬浮液流速为5mm/s~10mm/s,且悬浮液流速:鞘液流速=2:25~2:70时,获得聚焦宽度为20-30μm的微球单排列液流;拉尖的毛细管位于超过十字交汇出口处100μm时,悬浮液流速为3mm/s~10mm/s,且悬浮液流速:鞘液流速=2:25~2:80时,获得聚焦宽度为10-20μm的微球单排列液流;
所述微球悬浮液为将2~8mg微球置于10~15mL鞘液中,超声15-20min,待用,悬浮液稳定2小时;其中,鞘液为5-7gTriton100、300-350g乙醇、0.4-0.8gNaOH、超纯水定容至1000mL配制而成的水溶液;
所述微球为聚苯乙烯微球、分子印迹微球、聚苯乙烯表面印迹微球或聚苯乙烯表面印迹量子点标记微球,其中,微球直径为5-20μm;
所述十字微芯片的具体制作过程如下:
(1)设计与毛细管外壁相适应的十字微芯片,利用激光刻蚀法加工,微通道内径为330-350μm,将制备好的玻璃芯片切割为2cm见方的基础芯片;
(2)将与十字微芯片内径相适应的毛细管一端拉尖,去掉部分包衣,插入十字微芯片一端通道,在显微镜下完成拉尖的毛细管出口端位置设置和拉尖的毛细管与通道同轴设置后使用玻璃胶固定毛细管,利用细管将拉尖的毛细管与微球悬浮液输送泵连接;与拉尖的毛细管垂直的两根毛细管用于聚焦鞘液的注入;与插入拉尖的毛细管的通道相对的通道作用在于形成微球单排列聚焦流,同时用于微球荧光信息激发与采集窗口;
(3)将与十字微芯片内径相适应的三根毛细管去掉部分包衣,插入十字微芯片另外三个通道内,在显微镜下完成同轴设置后使用玻璃胶固定毛细管,采用细管将与拉尖的毛细管垂直的两根毛细管与鞘液输送泵连接,与插入拉尖的毛细管的通道相对的通道及与该相对的通道相连的毛细管为出口端;
(4)称取一定量微球,在超声条件下,使其在悬浮液中稳定悬浮2小时;
(5)利用注射泵或蠕动泵将微球悬浮液和鞘液注入步骤(3)所制备的芯片中,利用激光诱导激发测定微球荧光信号。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微球单排列进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端为拉尖的毛细管插入十字微芯片位置为插入至十字微芯片的十字交汇入口处或十字交汇中心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34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