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类捕捞和放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2819.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0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许友伟;陈作志;孙铭帅;黄梓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74/00 | 分类号: | A01K74/00 |
代理公司: |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63 | 代理人: | 王余钱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捕捞 放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捕捞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鱼类捕捞和放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捕鱼过程中,特别是养殖池塘中的捕鱼过程,通常是将鱼不上岸,然后在转移到暂养网箱内。鱼在被捕捞和转移过程会受到惊吓,甚至是鱼之间相互的撕咬,出现死鱼和伤鱼,造成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一种捕捞和放养一体结构的装置,在捕捞过程和放养过程不会造成长时间或者多次的被捕鱼的惊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鱼类捕捞和放养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鱼类捕捞和放养装置,包括:圆形的底网,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网外周的环形的圈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圈网内周边缘连接在所述底网外周边缘上,所述底网外周边缘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相间设置的坠体;所述圈网外周边缘上相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皮囊,若干个第一皮囊被气管依次串联形成圆形的第一气浮系统;所述底网上排布有若干个第二气囊,若干个所述第二气囊由气管相互连通形成第二气浮系统。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网上固定设置有三根沿所述底网径向设置的支撑杆,三根支撑杆两两之间呈60°夹角。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浮系统包括沿所述底网外周的圆形气管以及沿所述支撑杆线型气管,所述圆形气管和所述线型气管相互连通,所述圆形气管和所述线型气管共同将若干个所述第二气囊串接起来。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均由为橡胶气囊。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浮系统和所述第二气浮系统各自连接一个气泵。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网和所述圈网均由尼龙线编织而成。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坠体为铅坠,每个所述铅坠均固定在一个所述第二气囊上。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圈网通过第一气浮系统的若干个第一气囊的上浮作用,使圈环外圈上浮;然后圈网内周与底网以及铅坠连接,有下坠作用。这样圈网外周上浮,内周下坠,使圈网能保持竖直的围栏作用,这样在悄然间便完成捕鱼过程。
(2)底网设置的第二气浮系统能够使底网一定程度的上浮脱离池塘底部,这样便极大的减小甚至消除底网与池塘底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网的转移,且不会使与受惊吓。
(3)支撑杆可以增强底网的完整性,便于底网的整体上浮和整体转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气浮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1、底网;2、支撑杆;3、铅坠;4、第二气囊;5、圈网;6、第一气囊;7、气泵连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鱼类捕捞和放养装置,包括:圆形的底网1,以及设置在底网1外周的环形的圈网5,圈网5内周边缘连接在底网1外周边缘上,底网1外周边缘上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相间设置的铅坠3;圈网5外周边缘上相间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皮囊,若干个第一皮囊被气管依次串联形成圆形的第一气浮系统;底网1上排布有若干个第二气囊4,若干个第二气囊4由气管相互连通形成第二气浮系统。
圈网5通过第一气浮系统的若干个第一气囊6的上浮作用,使圈环外圈上浮;然后圈网5内周与底网1以及铅坠3连接,有下坠作用。这样圈网5外周上浮,内周下坠,使圈网5能保持竖直的围栏作用,这样在悄然间便完成捕鱼过程。
底网1上固定设置有三根沿底网1径向设置的支撑杆2,三根支撑杆2两两之间呈60°夹角。支撑杆2可以增强底网1的完整性,便于底网1的整体上浮和整体转移。
第二气浮系统包括沿底网1外周的圆形气管以及沿支撑杆2线型气管,圆形气管和线型气管相互连通,圆形气管和线型气管共同将若干个第二气囊4串接起来。底网1设置的第二气浮系统能够使底网1一定程度的上浮脱离池塘底部,这样便极大的减小甚至消除底网1与池塘底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网的转移,且不会使与受惊吓。
第一气囊6和第二气囊4均由为橡胶气囊。第一气浮系统和第二气浮系统各自连接一个气泵。底网1和圈网5均由尼龙线编织而成。坠体为铅坠3,每个铅坠3均固定在一个第二气囊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茧丝分步脱离机
- 下一篇:一种智能控制微调式捕鱼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