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减震的驱动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382528.X | 申请日: | 2016-06-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6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阳鸿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7/00 | 分类号: | B60B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422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银***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驱动 | ||
本发明属于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减震的驱动轮,它包括第二侧撑、轮子、第一侧撑、传动轴、复位弹簧、万向节、车轮转轴、卡套、球轴承,其中传动轴通过键槽与键的配合,带动第一转轴、第一万向节、第二转轴、第二万向节、车轮转轴转动,车轮转轴通过卡套、车轮支撑带动车轮转动。车轮通过侧挡环与车轮支撑之间的球轴承配合和第一侧撑与环板之间的球轴承配合,能够保证车轮始终保持竖直运动,横向运动被阻止,车轮将会做偏心旋转。第一转轴与传动轴内孔的滑出滑进,可以弥补车轮在做不同偏心距偏心运动时对转轴长度变化的需要。复位弹簧设计保证了车轮具有减震功能,本发明巧妙的使用了两个万向节,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减震功能。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减震的驱动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的舒适度相对上个世纪有较大的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底盘的减震设计,但往往底盘的减震设计较为复杂,一般而言复杂度越高,机械故障率越高,安全系数越低。如果设计的轮子本身具有简单的结构并且能实现减震功能,那么车辆的减震与轮子的配合将会模块化,有益于减少故障率,提高修理速度。
本发明设计一种带减震的驱动轮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带减震的驱动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带减震的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二侧撑、横撑、轮子、安装架、第一侧撑、传动轴、环板、第一转轴、复位弹簧、第一万向节、第二转轴、侧挡环、第二万向节、车轮转轴、卡套、球轴承、车轮支撑、键、键槽、圆环套,其中第一侧撑一端通过圆环套安装在传动轴上,横撑安装在第一侧撑上端,第二侧撑安装在横撑一端下侧,第一侧撑、横撑、第二侧撑构成门形;侧挡环安装在第二侧撑下端;轮子一侧安装有车轮支撑,车轮支撑通过卡套安装在车轮转轴上,轮子另一侧安装有环板;第二转轴通过第二万向节安装在车轮转轴上,第一转轴通过第一万向节安装在第二转轴上;第一转轴一端对称安装有两个键,传动轴一端开有圆孔,传动轴圆孔内部对称开有两个键槽,第一转轴嵌套于传动轴内部,且两个键与两个键槽配合;复位弹簧安装在传动轴内部,且复位弹簧一端固定在传动轴圆孔顶端,另一端安装在第一转轴一端端面上;在侧挡环与车轮支撑之间、第一侧撑与环板之间均安装有球轴承;安装架安装在第一侧撑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复位弹簧为拉伸弹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安装架与车辆车架连接,传动轴与车辆驱动轴通过联轴器连接。
相对于传统的车轮技术,本发明中传动轴通过键槽与键的配合,带动第一转轴、第一万向节、第二转轴、第二万向节、车轮转轴转动,车轮转轴通过卡套、车轮支撑带动车轮转动。车轮通过侧挡环与车轮支撑之间的球轴承配合和第一侧撑与环板之间的球轴承配合,能够保证车轮始终保持竖直运动,横向运动被阻止;但是因为使用了两个万向节能够满足车轮围绕传动轴做偏心旋转。在做偏心旋转时,第一转轴与传动轴内孔的滑出滑进,可以弥补车轮在做不同偏心距偏心运动时对转轴长度变化的需要,但是需要地面对轮的竖直向上的力抵消掉复位弹簧的拉伸力。复位弹簧设计保证了车轮具有减震功能,本发明巧妙的使用了两个万向节,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减震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部件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2是整体部件侧视图。
图3是整体部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环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卡套安装示意图。
图6是侧挡环与圆环套安装示意图。
图7是轮子结构示意图。
图8是转轴安装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阳鸿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阳鸿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5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