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尘废气节能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2492.5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3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轩鸣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2;B01D46/04;B01D46/1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蔡跃井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节能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尘废气节能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布袋除尘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预处理装置。本发明通过设有预处理装置,使得废气在锥形筒内产生螺旋气流,加速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的沉降,便于布袋除尘装置对废气中小颗粒粉尘进行去除,提高除尘的效率,延长除尘布袋的清灰周期,提高作业效率;本发明设有倾斜设置的进气管,且进气管与环形筒切向连通,带动环形筒内的风扇叶片转动,进而带动刮板对过滤网进行自动清理,无需外加驱动装置,达到节能目的;本发明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为气泵和脉冲电磁阀供电,进一步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含尘废气节能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当含尘气体进入袋式除尘器后,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含有较细小粉尘的气体在通过滤料时,粉尘被阻留,使气体得到净化。
传统的锅炉废气直接通入布袋除尘器中,不论粉尘颗粒大小直接进入布袋除尘器,使得除尘布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反吹清灰,影响作业效率,除尘效果不佳,另外传统的脉冲式反吹装置依靠外部供电,不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尘废气节能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尘废气节能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布袋除尘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预处理装置;所述箱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箱体下端设有预处理装置,预处理装置包括进气管、环形筒、锥形筒和灰斗;所述进气管倾斜设置并延伸至箱体内,进气管切向连通有环形筒;所述环形筒上方连通有锥形筒,环形筒底部连通有灰斗;所述锥形筒顶部贯穿有横板,横板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横板中心的通孔出固定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网底部抵接有刮板,刮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横杆;所述转轴位于环形筒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风扇叶片;所述横板中心的通孔上端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顶部通过支撑杆连接有防灰盖;所述出气管套设有斜板,箱体位于斜板低端处外壁开设有第一铰接门板;所述防灰盖上方设有布袋除尘装置,布袋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布袋,布袋安装架、喷吹管、脉冲电磁阀和气泵;所述除尘布袋通过布袋安装架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除尘布袋上方设有喷出管,喷吹管延伸至箱体外侧并通过脉冲电磁阀连通有气泵;所述箱体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光伏板、支撑杆和蓄电池;所述光伏板通过支撑杆与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光伏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蓄电池与箱体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箱体上端设有排气管。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形筒贯穿箱体底板并与箱体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灰斗与箱体底部固定连接,灰斗铰接第二铰接门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杆与环形筒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灰盖为锥形盖。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板与箱体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脉冲电磁阀和气泵与箱体外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有预处理装置,使得废气在锥形筒内产生螺旋气流,加速废气中的大颗粒粉尘的沉降,便于布袋除尘装置对废气中小颗粒粉尘进行去除,提高除尘的效率,延长除尘布袋的清灰周期,提高作业效率;本发明设有倾斜设置的进气管,且进气管与环形筒切向连通,带动环形筒内的风扇叶片转动,进而带动刮板对过滤网进行自动清理,无需外加驱动装置,达到节能目的;本发明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为气泵和脉冲电磁阀供电,进一步达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轩鸣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轩鸣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3824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